
河源龙川县佳派村融合并举 探索高质量脱贫长效机制
自2016年省工信厅定点帮扶河源市龙川县佳派村以来,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一产的“牛”、二产的“光”、三产的“网”融合并举,在建立高质量脱贫长效机制上探索出新路子。

勤干巧干喜增收 河源大往村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近年来,在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帮扶下,大往村以100万元资金入股东源县农商行,使村集体从2018年起,连续20年每年均可增收10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梅州高车塘村完善扶贫产业链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脱贫热情迸发……高车塘村之变,是当地践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五位一体扶贫模式的有效探索。

紫金实施“粤菜师傅”工程 两年拟带动8000人就业创业
把实施“紫金客家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紫金正在发掘培育紫金客家名菜,培养“紫金客家菜师傅”人才,不断提升紫金客家菜品位,打造紫金客家菜品牌和紫金客家菜师傅名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村里来了新项目 村民迈上小康路
近年来,一个个扶贫工厂、农业示范园如繁星散落,在广东的山野乡村种下希望、落地生根。产业扶贫让万千群众得以靠勤劳双手过上小康生活,致富的路越走越宽阔。

梅州红色农村兴起电商直播 贫困户家门口找到好工作
直播经济“红”到了大埔角村,借助来自琶洲的电商平台,村里的单丛茶、蜜柚等特色农产品走俏市场。在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生产车间,贫困户忙着装配电视机,不用走远,家门口就有好工作可干。

清远乡村新闻官“悬空”直播助农 特色农产品受热捧
6月28日,“清远农家”云端直播扶贫助农活动在清远古龙峡生态旅游景区举行,来自清远各县(区、市)的8位乡村新闻官,在垂直高差263米的悬空直播间“带货”,26种清远特色农产品受到网友热捧。

湛江近万人受益“粤菜师傅”培训班 就业创业率逾80%
自2018年7月,湛江快速有力落实“粤菜师傅”工程,开展“粤菜师傅”培训班以来,全市已组织“粤菜师傅”培训9918人,培训后就业创业率超过80%。

辣鹅有生机!养鹅业带动韶关南雄梅岭村人脱贫致富
在韶关南雄,自从1996年梅岭村人肖祥华开了第一家餐厅,如今已有160多家鹅王餐馆聚集。每天,超过400名厨师烹制上千道辣鹅以飨食客,20多年来共带动1000多名农民就业,带旺了乡村旅游,拉动经济超亿元……

鲜贝出奇迹!瑶柱产业助湛江遂溪港门村民实现脱贫
6月夏日的一天傍晚,湛江市遂溪县港门镇港门村媳妇覃惠环端上了好几道不同的菜,却只有一个主角——瑶柱。无论是瑶柱鸡汤,或是酥炸瑶柱,还是瑶柱滚粥,小颗粒用它的鲜香抢足了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