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英德河头村发展农旅产业 昔日“空心村”华丽蝶变
依托喀斯特地貌景观,河头村积极盘活沼泽地、石头山、丢荒地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景点、民宿、蔬果采摘基地等旅游观光产业,这条曾经人口流失严重的“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

湛江雷州乌石镇那毛村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番薯种植扶贫产业
那毛村产出的黄金手指薯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而经过3年多的“输血+造血”式扶贫,2019年,52户贫困户共200人基本实现脱贫,那毛村也退出了省定贫困村的行列。

3705只鸡苗“飞”进英德青南村贫困户家
近日,英德市青塘镇组织青南村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鸡苗发放活动。此次活动实行按人头发放,每人15只,共发放3705只,预计可以为贫困户每人带来1500元的收入。

惠东横江村:壮观花海引游人 贫困村变网红村
横江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村尾,是惠州最大的水库——白盆珠水库。水库副坝绿草成荫,“白盆珠水库”五个白色大字嵌在绿茵中,格外醒目。经过这几年的帮扶,横江村已经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中山大学打出扶贫“组合拳” 山村百姓摘掉“贫困帽”
自2013年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以来,中山大学精准施策,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形成医疗扶贫、产业开发、教育帮扶的立体模式。

粤北瑶寨变靓了!韶关乳源创新举措改变家禽放养模式
深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前发说,通过党员带头行动,切实解决农户在圈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殖户纷纷响应支持家禽圈养工作。村里还用好村级党群服务专项经费,统一购置一批铁丝网,分发到村里的养殖户。

山里吹起文明新风 解码韶关新丰县大陂村的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对口帮扶下,大陂村大力推动就业扶贫,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着力推动文化扶贫,实现了从“干起来”到“富起来”“美起来”的蝶变。

湛江市遂溪县:农村电商开辟脱贫致富新道路
今年三月,湛江市遂溪县委书记余庆创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直播带货,吸引超200万网友观看,90吨红薯销售一空。遂溪县农产品走俏网络,是广东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和写照。

智慧农业,撑起连州联一村“脱贫伞”
截至2020年4月底,通过4年精准扶贫,联一村已退出贫困村,93户贫困户243人已退出贫困户。更为关键的是,广汽集团帮扶项目十分注重“授渔”——传授当地村民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实现真正的脱贫造血功能。

韶关南雄黄坑村:用教育为贫困户铺设“未来跑道”
黄坑村建成200亩“烟稻轮作”试验基地,引进韶关学院和农企,将当地的黄烟种植从传统产业进化成特色产业,让贫困户成为“员工”;村集体入股光伏发电、葡萄园等项目,让贫困户成为“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