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陆河县北中村以“三变”改革变出发展希望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激活了北中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曾经的烂木头变成了摇钱树,昔日的红色遗址变成了旅游景区,“三变”改革也为这个贫困村变出了发展希望。

汕头澄海下北村:“头雁”引领促脱贫 产业振兴惠农户
从2016年5月开始,在汕头市委办公室、汕头市公路局的对口帮扶下,下北村通过强抓党建,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性保障措施和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帮助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稳步增加,实现稳定脱贫。

汕头南澳后花园村:茶香引归年轻人 海岛村变网红村
后花园村除了“宋茶”,还有柑橘、橘红、金薯、茶花等特色农产品,已初步建设成以绿色环保、自然低碳、原始森林、“万村绿百花园”、茶园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基地。

“一户一项目”助湛江坡头区南三巴东村568人全部脱贫
在佛山供电局的对口帮扶下,巴东村因地制宜,建设勤致综合农场扶贫基地,实施玉米种植、走地鸡养殖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并通过“一户一项目+集体项目”相结合的产业帮扶模式,因户施策,落实民生帮扶和就业帮扶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柚”是一年丰收时!住稻里民宿,打卡漳北向往生活
漳北村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打赢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环境整治三大脱贫硬仗,建成特色精品示范村;升级传统农业,创建广东省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对全村蜜柚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

梅州五华里塘村:百香果里淘“黄金”,村民分红笑开颜
黄金百香果种植产业基地是广东省税务局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而开展的扶贫产业帮扶项目。走向致富路,不仅要摘帽,还要稳增收。当地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深刻意识到,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

产业扶贫长期“造血” 湛江六环村贫困户收入三连增
湛江市廉江塘蓬镇六环村,曾是一座隐匿于群山中的省定贫困村。4年军地携手脱贫攻坚,村里交通改善了,环境变好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江门恩平市蓝田村贫困户养殖青蟹致富 乡村建设古韵犹存
2017年以来,江门恩平市横陂镇先后投入资金共计180万元,规划600亩地打造蓝田青蟹扶贫养殖基地。基地的落户发展,在当地衍生出一条养殖产业链:捕捞蟹苗、加工饲料、编织蟹笼、采摘水草……古老的蓝田村有了振兴的希望。

电商助销售 湛江遂溪那仙村贫困户全部达脱贫标准
从2016年开始,驻村扶贫工作队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成立遂溪县那仙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与当地的火龙果加工龙头企业广东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成了遂溪县火龙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火龙果扶贫产业。

湛江吴川樟铺镇下村实现“种养循环” 蹚出生态脱贫新路
2016年以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下村。经过4年多的造血加输血式扶贫,如今下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5774.97元增加到1.4万多元,92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