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农村改厕一张图”入选全国“厕所革命”典型案例
盛夏,正是岭南水乡最美的时节,位于珠海市水源保护区内的斗门莲洲东湾村,荷花绽放、千姿百态,恰似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乡村画卷。

中山创新搭建就业扶贫桥梁 云南大山走出粤菜师傅
中山将“粤菜师傅”工程推向云南大山,采用“请进来”“送教上门”等方式,选招云南省昭通市贫困家庭学生进入中山市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和粤菜名店学习,输送粤菜烹饪技艺,助力实现“培养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目标。

惠州惠东八维村:扶贫先扶志 贫困户变身致富达人
在“扶贫先扶志”的观念引导下,八维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贫困户变身致富达人”的励志故事。“抛弃抱残守缺观念,补足精神之‘钙’,才能长久治愈脱贫路上存在的‘软骨病’。”

韶关南雄下湖村:小龙虾“下田”激起千亩“活水”
2019年下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贫困户可支配收入超14250元,按照国家有收入来源、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饮用水、有电用等“八有一超”政策规定,下湖村所有贫困户已全部提前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汕尾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 擦亮地方美食文化品牌
2018年以来,汕尾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帮助城乡劳动者提升粤菜烹饪技艺,带动就业8504人次,帮扶创业142人次,今年还将培养至少800名“粤菜师傅”,用本地食材烹出汕尾风味。

揭阳以“粤菜师傅”工程巩固潮菜基本盘 带动农民增收
借助“粤菜师傅”工程,揭阳以“乡土潮菜”为纽带,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串联起来,不仅培养出新一代粤菜师傅,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更让潮菜文化愈加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一个潮汕村庄的土地流转探索:500余亩土地焕发新活力
江东镇有7.8万人,耕地面积1.68万亩,承包地块12751块,人多地少,土地碎片化问题严重。2018年以来,黄冬焕在江东流转了1200多亩耕地从事种养,机械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种养技术……不仅为江东的农业注入新活力,也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

东莞组建“粤菜师傅”教育联盟 提升人才培训规模
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目标的东莞,也是培养“粤菜师傅”人才的摇篮。这座城市有10家粤菜师傅相关专业院校,25家培训机构,有超过4500名全日制烹饪专业学生在这里接受磨练,为餐饮业输送人才。

汕头大力建设粤菜师傅乡村实训基地 培养潮菜厨艺人才
近年来,汕头市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先后在全市建设11个粤菜师傅(潮菜)乡村实训基地,设立3个乡村技师工作站,以满足乡村劳动力和精准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培训。

惠州博罗深入传播新思想 以文明实践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8年8月,博罗被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两年来,当地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作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潜移默化中把新思想、新风尚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