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备战高考期间
在桌前久坐学习
是不少考生的常态
与此相对
他们的运动量却大大减少
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适当运动对备考也是有积极作用的!相对文化学习而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其生理学机制可用“相互诱导理论”来解释:脑力劳动较多的人,以肌肉运动作为活动性休息,消除疲劳的效果更显著!而从心理学角度,体育运动可以分散学生的忧虑和压力;从社会适应的角度,体育运动是一种不同于语言和文字的很好的人际交往方式。
那么
考生应选择哪些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又应如何把握?
一起来看↓↓↓
1.进行熟悉的运动项目
如果考生有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可以在学习之余,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进行过往熟悉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避免受伤。
2.如过往无运动习惯,不宜勉强
如果考生过往没有运动习惯,或由于身体原因不便参与体育运动,则不宜勉强!这类考生可选择户外散步、进行伸展运动,达到舒缓情绪、减少压力的目的。
3.运动时适当降低强度
临近高考,学业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运动时要适当降低强度,建议以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通俗地说,即是“可以一边运动一边谈话”的强度,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为宜。
运动时,心率建议控制在130-140次/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感知进行判断,一般表现为:微微出汗,皮肤轻度发红,精神振作、活跃,有继续运动的愿望。
4.不宜参加竞争激烈的对抗类运动
考生们不宜参加有身体直接接触且竞争激烈的对抗类项目,喜欢踢足球、打篮球的同学,暂时不要组队对抗,可以先做一些运球、传球、投篮之类的活动,这样更容易控制运动负荷,并避免意外的运动损伤。
5.不宜尝试新的运动项目
备考阶段,考生不宜尝试新的运动项目,因为过往不常活动的肌肉突然“做功”,会引起肌肉酸痛,造成身体不适,影响身体状态。
【运动项目如何选择?】
· 压力可控→有氧运动
在紧张的备考阶段,考生或多或少都有压力。如果压力在自己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推荐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健身操、跳绳等。
· 压力过大→无氧运动
如果感到压力特别大、有种要被“淹没”的感觉,不妨选择无氧运动,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冲刺跑等。
需要注意的是,与有氧运动相比,无氧运动所产生的疲劳会更明显,身体可能会感到酸痛;但用这种疲劳“替代”脑力劳动的疲劳的效果也会更好。
谨记!
运动强度一定要适当
在高考冲刺阶段
一旦受伤就得不偿失了
预祝大家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阅读:
高考“健”议 | 考前紧张一定是坏事?5招帮你找回“平常心”
策划:杨格、卢绍聪、王璐瑶
设计:汪婉莹
资料来源:中国体育报、福建体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