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冲上热搜:科学防治很重要

2024-06-17 14:26 来源:南方网

  近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冲上热搜,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尤其容易影响婴幼儿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那么,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治?

  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主要引起人类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更为活跃。RSV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播方式及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等,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传播风险会更高。合胞病毒潜伏期通常为 2-8 天,排毒期可长达1-3周。早期感染通常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烧、咳嗽、鼻塞、流涕等,而成人的病症则与普通感冒相似。

  RSV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排毒期可长达1-3周。早期感染通常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烧、咳嗽等,而成人的病症则与普通感冒相似。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缓解,但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但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等,减少感染机会。

  治疗措施: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针对性特效药或疫苗。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连花清瘟等药物,该药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能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复制增殖,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缓解患者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状。同时,连花清瘟中还含有红景天成分,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缩短病程。并且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安全性良好,服药后不嗜睡、退热后不易反复。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