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家长带娃进校被保安拦截”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盛传,引发了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的讨论。
有媒体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向社会开放,但也有高校仅恢复校友入校,并不允许社会人员进入。
大学校园开放与否,网上各执一词。支持者认为,大学是“大家的学校”,享用公共资源是纳税人的权利;反对者则担心,大学不是公园,外人随便进入,会干扰教学秩序,造成安全隐患。
从高校的定位来说,其基本职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毫无疑问,公办大学“一关了之”的做法并不可取。
比如,早在2017年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室外场地设施,如球场、田径场跑道等要先行对社会开放。
又如,《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提出:“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随着疫情阴霾逐渐散去,一些公众要求大学校园打开大门的呼声渐高。其实,做任何决策,都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促进资源流动、加强各界交流,让大学精神滋养公共生活……在笔者看来,校园开放是利大于弊的。即使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并非没有应对之法,将影响尽量降低。
如可以划定参观范围、加强重点区域的管理(如学生宿舍)、对节假日和教学日采取有差别的开放措施,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收费。
换个角度看,舆论对此广泛关注,也是一次推进公共交流的重要契机。一方面,关于校园开放到什么程度,具体要怎么做,对教职工、学生、市民等多方声音,大学管理者要耐心倾听、凝聚共识;另一方面,校园开放之后,也并非“万事大吉”,社会人士越是能做到有序参观、文明游览、合理利用,就越能促进双方的互信,把好事办好。
“好的大学,没有围墙。”总而言之,大学校园开放,不应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需要换位思考与制度创想的管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