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基层花钱买“满意度”,岂能如此干扰民意?

2021-12-07 16:52 来源:南方plus 王庆峰

  12月3日,安徽省涡阳县群众反映,当地政法系统近日下发一份有关全国、全省安全满意度调查的通知。网传画面显示,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引导接到电话问卷的群众作“满意”等正面回答,凭电话录音给予100—300元奖励。有居民认为,该通知是在鼓励造假。

  民意调查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客观,敢于真听意见、听真意见,而不是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自欺欺人。通过网传画面来看,这份通知手把手引导群众,具体到了应该用哪些词回答、不能用哪些词回答,何止是鼓励造假,简直是把弄虚作假刻在了脑门上。事实上,也正是深知见不得光,当地才反复作出“切忌通过微信群或文字方式传达”等要求。

  梳理相关报道,不止涡阳县一地试图以金钱笼络人心、收买民意,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近年来,一些地方派发“标准答案”“回答须知”,要求基层干部“承包到户”“摊派到人”,甚至专门让中小学生放假以“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等,让人十分疑惑,诚实守信是对从政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如果连公职人员都带头做小动作、打小算盘,人们还能如何相信政府是敢听真话、愿听真话的呢?

  民意调查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这项工作越细致越扎实,人民群众就能充分表达意见,相关部门就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倘若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就无从保障,相关部门也无法聚焦问题、精准施策。一些地方频频出现弄虚作假问题,说明根本没有站稳人民立场、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还有人动辄喊出“当地人就该为了家乡好”的口号,迷惑了不少人,但也帮地方掩饰了许多问题,果真说得上“是对家乡好“吗?

  各种民意调查乱象也给统计者提了一个醒。民意调查不只是一张干瘪的问卷,而是一张灵活的考卷、生动的答卷。如今一些地方摸透了传统民调套路,习惯于事先做准备,统计者要不断更新方式方法,更多采用抽查、实地暗访,委托专业研究者、社工等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准确、科学、真实地收集民意;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应对信息传播格局变化,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机融合传统调查方式和互联网新调查方式,找到最大公约数,更好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

  某种程度上,对待民调的态度就是基层治理能力的反映,越是治理精细化,越愿意倾听人民呼声,敢于直面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越是治理粗糙,越惧怕问题被曝光,甘愿把头埋在沙子里。这次事件再次为许多地方敲响警钟,与其绞尽脑汁应付民调、临时抱佛脚,不如把民调当作推动基层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契机,认认真真听民声、应民意、近民心、解民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丨青的蜂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