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白领至少消费8000元,畸形的低价团为何屡禁不绝?

2022-08-05 11:24 来源:南方plus

  文 | 高维

  “白领至少消费8000元,知道你家地址和身份证号码。”

  日前,游客刘敏(化名)和朋友报了一个两人1580元、6天5晚的云南旅游团。不出意外遭遇了导游逼购。迫于压力她和朋友买了数千元的东西,还有团友买了13万元的翡翠。昆明市文旅局表示,疫情后低价游有冒头趋势,但一直在高压打击查处。

  近年来,旅游市场屡出乱象,低价团更是其中的“重灾区”。为了规范旅游市场,国家自2013年10月起颁布实施了《旅游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一些旅游大省也积极推动法规落地,如2017年云南出台“史上最严”22条措施,将不合理低价游作为打击重点。

  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和行动不可谓态度不鲜明,但每隔那么一阵,强买强卖又死灰复燃。在这个新闻中,当事人刘敏事前还向旅游定制师确认“不是购物团”,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最后还是掉入了陷阱。人们不禁要问,都这么多年了,整治低价团为何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显而易见,低价团根源一些地方局部的旅游市场无序。由于产品单一、市场发育不成熟,一些旅企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甚至不惜剑走偏锋——先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吸引客源,通过导游言语威胁和威逼利诱,“指定”游客购买价格虚高的商品,把钱再赚回来。

  这种畸形的商业模式,催生了大量的“黑导游”。2015年中国网曾报道,低价团的带团导游九成无工资,只有约半数有带团补贴,职业焦虑严重。而他们的核心收入来源,是游客购物的“回扣”。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直接导致了导游们的强买强卖。而当他们采取了极端手段,负面新闻爆出,舆论很少直接声讨背后的旅行社,而是将矛头对准“黑导游”,让这个尊严感本就不高的群体饱受职业焦虑,优质导游的流失,又让行业生态进一步恶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低价团成了旅游市场中的“阿喀琉斯之踵”。不破除低价恶性竞争的顽疾,不落实喊了多年的导游薪酬制度改革,那些“面目狰狞”的“黑导游”,恐怕又会卷土重来。

编辑:何敏辉   责任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