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假期,作为春节过后首个小长假,一场跨越山河的春日奔赴席卷全国。根据多个平台发布的假期出游数据显示,在赏花踏青、休闲娱乐、返乡探亲等带动下,出行、旅游与住宿需求爆发。
出行:赏春花打车需求上涨21%
据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在赏花踏青需求带动下,前往公园、植物园的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1%。其中,武汉东湖樱花园与林芝工布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湘潭盘龙大观园和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各地热门花节打车需求涨幅Top5。其中,武汉东湖樱花园需求增长70%,排全国第4。
春暖花开时节,出行需求南移特征明显,与春节假期相比,东莞、杭州进入清明假期打车需求Top10城市。
赏花踏青需求带动下,前往公园、植物园的滴滴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1%,北京、青岛、重庆、深圳、成都成为打车去赏花需求量Top5城市。各地赏花节以“自然景观+文化体验”为核心,形成多元融合的春日盛宴。天津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洛阳第42届牡丹文化节、北京玉渊潭公园第三十六届樱花文化活动是清明假期打车需求量最高的三大花节。林芝工布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湘潭盘龙大观园、武汉东湖樱花园和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打车需求涨幅Top5花节举办现场,同比分别上涨372%、108%、75%、70%和68%。
同时,慢节奏出行成为今年清明出行关键词,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打车早高峰较平日的8时推迟至10时,14时取代平日18时成为全天打车需求最高峰。前往休闲娱乐场所、大型商圈的滴滴打车需求,相比节前分别上涨33%、40%,“清明档”电影吸引前往电影院的打车需求上涨47%。
清明假期,自驾春游、短途探亲需求高涨。小桔充电数据显示,小长假全国充电需求同比涨超50%,充电高峰集中在4月4日。广州、上海、杭州、北京、武汉等城市充电需求较高。
滴滴加油数据显示,洛阳、扬州、西安、广州和武汉,位居清明假期加油热门城市前列,加油需求与平日相比,分别上涨了69%、48%、14%、8%和6%。
旅游:民俗、古镇承包“村游”C位
今年清明,“堵山”替代“堵车”成为热门话题,多个山岳类景区发布限流提示。携程数据显示,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四川青城山、福建武夷山天游峰等景区累计搜索量环比涨幅超过80%。
游客的热情背后,是“轻户外”风潮的全面渗透,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首选。与此同时,这股热潮也带动了当地酒店价格上升。
数据还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天柱山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28%,景区所在的潜山市酒店均价环比上涨近四成;青城山景区所在的都江堰市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39%;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近20%。
除了山上“长满游客”,村子里也被拥挤的人潮包围。这个清明假期,“村游”成为老少咸宜的旅行方式。从江南古镇到西南梯田,从非遗手作到花海摄影,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民俗、赏花和古镇游三大主题撑起半边天。
福建漳州土楼的花车舞龙表演、清明粿让游客可以同时一饱眼福和口福,假期来到漳州的90后和00后游客占比超过7成。“南北通吃”的赏花游假期预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45%,洛阳牡丹文化节、林芝桃花节、天津海棠花节等节庆拉动当地搜索热度环比增长双位数。乌镇在蚕仙巡游、蚕花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还推出了话剧体验等活动,带动乌镇相关搜索量增长超2倍。
清明假期作为春季出游的重要节点,倒逼旅游业者进一步创新“节气+文旅”的融合,提升旅游体验。以澜沧老达保联营店为例,近期为旅客提供梯田采摘、山间挖野菜等活动体验,不但让旅途更为有趣,同时也切中了中高端亲子客群对品质旅行的需求。
住宿:“城市旅宿指南”激活文旅消费
同时,深度旅游时代,小城游成为趋势,如何为旅途挑选一家好酒店成为大众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全民旅游热潮下,旅途中的个人主观感受变得日益重要,大众挑选酒店的个性化痛点也随之被放大,更多“旅宿隐形需求”被关注。
在春季出游热潮下,不少平台就进一步发挥优势,为用户打造更好的服务。以近期发布的2025年大众点评“必住榜”为例。全面迭代评选大模型技术。首先通过深度分析海量真实评价,在服务、价格、卫生等传统决策因素之外,深挖例如隔音问题、早餐结束时间、床品品质、退房时间灵活度、押金政策、停车场政策等用户提到的服务细节。一般来说,这些细节由于信息不全等原因,不易被用户在挑选酒店时察觉,但却会在入住后极大程度影响体验,是以往被忽略的决策因素。基于上述洞察,今年“必住榜”进一步升级质量评估体系,新增百余个评选维度,为用户甄选真正“高质价比”的酒店。
数据显示,今年榜单发榜城市较去年翻番,首次覆盖国内所有省级行政区,二三四五线城市大幅增加,杭州、上海、北京、成都、厦门、苏州、深圳、南京、宁波、重庆为上榜数量TOP10;迭代榜单评选大模型,基于海量真实评价内容,甄选被大众认可的“高质价比”酒店;洞察“特色体验”细分需求,设立17大主题榜单,激活行业新潜能;依托上榜酒店链接用户及发榜城市,为各地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
大众点评“必住榜”负责人介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挑选酒店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且试错成本高。一张懂得用户痛点,且比用户想得多、想得早的线上旅宿榜单,能够帮助大家提前‘避雷’。”
“整体来看,覆盖度、质价比、特色体验是今年榜单的三大亮点,这恰恰是当下大众出行趋势与需求的映射。”上述负责人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在特色体验方面,今年榜单进一步深挖细分出行场景,提炼上榜酒店特色,将其划分为17大主题,以帮助各类人群快速匹配适合自己的主题出游场景,并找到对应的好酒店。”
例如,在今年新增的“中式美学”主题榜上,西安唐华华邑酒店依托飞檐、连廊、水系等唐风庭院设计,为住客提供沉浸式的汉唐文化体验。有用户就在酒店评论区写道:“酒店环境优雅、一步一景,还可在庭院中偶遇孔雀,切身感受到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仿佛置身唐朝园林。”
据介绍,“必住榜”严格依照“满足度假需求、主题场景适配、长期稳定品质、大众优选、评价真实可信”五大维度进行评选,以平台用户真实评价及浏览行为数据作为唯一评选依据据。一张汇聚“大众之选”的榜单,用户愿意在出行前参考,上榜酒店也随之迎来新客流。数据显示,2024年榜单发布后三个月内,上榜酒店整体流量较发榜前环比增长接近15%。
随着更多酒店进阶为城市特色体验的综合载体,榜单依托上榜酒店,也将发挥激活文旅消费,传播城市文化传播的大作用。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台州、景德镇、乐山等2024年“必住榜”新发榜城市线上流量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舟山、张家口、呼和浩特流量增幅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