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人民视觉
今天,我们来谈谈三只松鼠最近陷入争议的这个广告。我觉得吧,要说辱华,这个广告跟辱华之间还差了一百个H&M。天生的眯眯眼肯定不辱华,但该广告的妆容设计是否符合“美”这个定义,这倒是一个需要多元化讨论的地方。
就算小眼睛跟大众意义上的美女不太一样,那长相普通的人难道就不能当模特了吗?中学的时候开运动会,举班牌的大多都是全班最帅最漂亮的,但如果有个班级找了个长相平平的同学来举牌子,那是不是就辱班了呢?因为长相而被扣上辱华这个大帽子,任谁都会很伤心的。
而且,咱们敦煌壁画里的飞天菩萨、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哪个不是细长眼?在中华传统审美里,丹凤眼自古以来就是美女的象征。反倒是近代以来,我们才慢慢开始一味地追求大眼睛、高鼻梁,这还真是受了西方审美熏染之后的结果。
其实真正引争议的不是细长眼,更多的是跟它相配合的妆容和神态。如果在妆容上刻意丑化中国人,在神态上挤眉弄眼、怪模怪样,那就很难不让人想起陈查理、傅满洲了。他们故意把眼睛眯起来,把脸涂成一副面如土色的样子,颧骨下面的修容粉厚得都能掉下来——这还是人吗?简直就是妖怪。
这就是西方人以前在鼓吹黄祸论的时候,为了侮辱我们而特意打造出的一个标志性形象。他们以一种猎奇的目光去刻意地丑化丹凤眼,丑化这种我们本来引以为傲的民族审美,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疤。
那么,三只松鼠到底有没有在刻意丑化这个模特呢?我觉得这还谈不上。广告里的妆容确实比较前卫,但我们要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这种猎奇的妆容,其实在西方当下的主流时尚审美里也很常见。那些高级走秀的模特,不管东方西方、黑人白人,大多都跟传统意义上的美人搭不着边。奢侈品的广告,也往往是怎么稀奇古怪、怎么离经叛道就怎么来。
模仿这种审美就像走钢丝,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会有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奢侈品要靠打造神秘感来让人觉得高级,但三只松鼠卖的是坚果炒货,是很日常、很有烟火气的一个东西,而这个广告就像抄作业抄串行了,把选择题的答案抄到了填空题,当然显得怪。模特无端地叉开腿,摆出一个冷漠的表情,这种对西方时尚大片的生搬硬套,跟这个广告的语境其实是很割裂的。作为消费者,要是觉得看不顺眼,可以用不买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做生意的,也自然会慢慢摸清受众的喜好,对症下药地进行调整。
对于这场风波,消保委的回应是:商家的审美要与时俱进。这是一个比较委婉的答复,翻译一下就是:艺术表达都是有语境的,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去考虑。还有一点在于,这个广告是2019年拍的,现在才被翻出来。2019年,三只松鼠就已经很火了,这个广告却没有激起任何风波,这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触犯到当时的普遍审美。“国潮”这个概念,近些年来一直很火,这其中就经历了一个我国产品去模仿外国设计、外国审美的过程。吕燕、杜鹃这些超模,她们的外形都跟这个广告里比较类似,当时也火了好多年。而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开始有自信去质疑、去挑战西方审美的那一步。《雄狮少年》被矫枉过正地扣上辱华的帽子,反映的也是我们在这一步上的状态。
事物总有个发展的过程,三只松鼠被翻旧账,未免有些冤枉。在这个事件中,双方各执一词,相互嘲笑、攻击,甚至发展成一场党同伐异的大战,这其实没有必要。文化自信要有,但是用力过猛就不好了。包容、自信的审美,才是最高级的。(王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