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容我说两句 | 评论员一思考,年轻人就发笑

2023-03-22 22:20 来源:南方网 王沛容

容我说两句-第75期

  评论员一思考,年轻人就发笑。

  昨天的热搜榜上,一篇评论出尽了洋相。年轻人开玩笑说自己“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没想到被好事的评论员拿来大做文章,说年轻人“走偏了”,然后经过一番拙劣的论证,抛出了“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这一语重心长的教诲。这就好比某人用“犬子”来谦称自己的儿子,结果媒体扭头就写道——《痛心疾首!某人之子竟是狗》。

  不懂年轻人的梗很正常,但没弄清楚事实就妄加点评,这就有辱新闻人的门风了。去寺庙游玩和认真学习,怎么就成了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纵观这篇评论,里面甚至举不出一个年轻人“把超自然力量当作解答,而放弃了自身的努力”的例子。这纯粹是虚空索敌,自己树靶子自己打,发现不了矛盾就干脆制造矛盾。《论语》里说得好:“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这类人的问题就是既没有经过调研,文章不像深度报道那样有据可循;又对所评群体了解甚少,沉浸在自己的臆想里。他们总是忍不住跳出来指点江山,最终捧回一个“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骂名。

  年轻人当中流行起了寺庙游,这种文化现象型的热点很多,比如一些出身普通的大学生自嘲“小镇做题家”,比如《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爆火,比如“万柳少爷”引发了一场自称“老奴”的狂欢,比如“孔乙己文学”在春招季突然走红……这些热点看似讨论门槛不高,但层次很丰富。如果用力过猛地扣上正能量或者负能量的帽子,就会闹出低级红高级黑的笑话。不是所有现象都有对错之分,需要评论员来站队;也不是所有现象都有改进的方向,需要评论员来提建议。想不出能让文章升华的角度,就没话找话凑字数,让立意一飞冲天地蹿到了理想、命运、人生这种宏大的话题上,这样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写评论的角度有很多,而风险最低的,就是对社会地位不高的个人进行说教。尤其是年轻人,还在学校里蹦跶着,骂你几句怎么了?忍忍吧。基于这样一种稳妥的考虑,某些评论员就像大家族的长老一样,时不时背着手走过来,查看一下年轻人当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新鲜事,而这新鲜事要么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值得一个金光闪闪的大拇指;要么就暗藏不臣之心,必须及时予以揭露。他们所过之处,爹味绕梁三日,久久不散。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着实令年轻人生理不适。评论不是舆论监督的利器吗?怎么打到硬骨头身上不痛不痒,打到年轻人身上却理直气壮了?不去拷问更深层的社会问题,而是跑来指教我们,这不是抓良冒功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年轻人真有那么不求上进,这种生硬的指责也只会让人徒增逆反之心。现在的一些评论看似客气,却隐含着一种疏离感。如果评论员只是高高在上地站在“我们”的视角去批评“你们”,那自然看不见年轻人眼中的世界,更别提跟年轻人平等对话了。“浙江宣传”公众号之所以能一上线就在舆论场里崭露头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平视读者。大家看惯了评论员们动辄要教人做事的做派,以至于稍微言之有物、诚恳平实一点,都让人不适应了。(王沛容)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