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砥砺奋进的5年·广东篇】把幸福写在每个人脸上

2017-10-11 17:16 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时代前行的力量,来自这个时代的人。

    每一件影响地区社会经济的大事,都是这个地区每一位个体的责任和使命。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有你我的努力和执着。

    郑小琼的诗歌,字里行间充满着直抵人心的力量,从进城梦到中国梦,每一步前行都折射着社会的进步。

    张丹凤的视线,随着往来的政要客商见证开放活力的中国。她以自己的真情和服务,点染活力广东的美丽。

    走出象牙塔的张国军,带领新型研发机构为昔日的“世界工厂”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基因,推动了“广东智造”转型升级。

    尚未走出校园就成为“霸道”女总裁的王钗,以自身经历诠释中国青年个性十足的中国梦,诠释了广东这片创梦天地。

    他们和我们,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奉献于社会,获得于社会,满怀希望,共同前行。(邓 圩)


    打工诗人的城市梦(中国梦档案(1))

    郑小琼,女,1980年生,四川南充人,2001年南下广东打工。迄今出版诗集《女工记》《黄麻岭》等10部,其中《女工记》被喻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关于女性、劳动与资本的交响诗”,作品被译成德、英、法、日、韩等语种。

    2001年,我怀揣着“到城市去”的心思,从四川南充来广东打工。那时的梦想是挣点儿钱后,回老家县城或镇上开个杂货店或服装店。在工厂,我们把自己小小的梦想寄放在永不停歇的流水线,它们成了一个个制品、一双双鞋子、一件件衣服……

    透过一张张来自远方的订单,我知道我们手中的产品将要去美国、法国、日本、泰国、德国、墨西哥……它们被我装在不同的盒子里,跟随一辆辆货柜车,去了比城市更遥远的地方,我们在工厂里认识了世界。

    我开始写诗,记录我和工友们的生活和内心小小的眺望。我曾在一个录像带盒的流水线装配细小的弹弓,我想着手中的录像带盒会不会装上黎明、张东健、史泰龙的身影。那一刻,自己与世界如此接近。

    后来,我离开流水线,成了穿街走巷的推销员。跟着昔日同事奔波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街道、不同工业区、不同工厂,一点点感受着城市的变化,渐渐多起来的高楼,更为宽阔的公路,越来越多的车辆。同事从小小业务员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作坊,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开始在城市扎根。有的同事跳槽去了别的工厂,有的去了上海与江苏昆山……我们都不再有回家的念头,而是有了新的梦想:要在城市扎根,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再后来,我有了广州的身份证,成了一个城市人,从工厂的流水线走向城市写字楼的工位。近20年来,我经历了“要走出来”“要待下来”“要融进去”的城市之路,感受了我们国家巨大的变化。昔日许多工友也如我一样,开始在不同的城市扎根,渐渐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邓 圩整理)


    “白天鹅”的开放梦(中国梦档案(2))

    张丹凤,女,1982年生,广东梅州人。2004年大学毕业入职广州白天鹅宾馆,现任高级宾客关系经理。曾荣获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百名就业创业之星、广东省行业窗口之星称号,2017年广东省“五一”巾帼奖。

    34年历史的白天鹅宾馆,就像广州和广州人一个时代的烙印,记录了改革开放的辉煌和市民生活的进步,承载着太多回忆和情感。

    记得2015年7月15日,白天鹅宾馆经过3年重新装修后复业,当天凌晨4时就开始有市民自带小板凳坐在酒店门口排队,等候7点才对外营业的早茶。之后几个月里,每天前来入住、用餐和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

    当时宾馆的瑞士籍高管对每天大量客人前来参观表示难以理解,我向他解释:“白天鹅在国人特别是广州人心目中,早已不只是一家酒店那么简单,它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意味着一种情怀和传承。”

    白天鹅宾馆就是这样一座官方和民间共同承认的“地标”——改革开放后首家中外合作经营宾馆,我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世界一流酒店在中国的首个成员,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大型酒店。34年来,接待过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约150位元首和王室成员。

    它就像一扇开放的大门。近两年举办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对非投资论坛、中美交流会等国家级重大活动,都在这里进行。9月第十一届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这个由全球经济巨擘和著名学术机构的领军人物组成的广东省长顾问咨询会,从第一届开始就在白天鹅宾馆举行,是体现广东开放包容、引入新思想新理念、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会议。

    “白天鹅”见证着开放带来的活力,我为我的国家骄傲自豪。希望以己所能擦亮它,让客人通过珠江边的“白天鹅”,认识这座城市,认识这个国家的开放和自信。  (本报记者 邓 圩整理)


    大学教授的创新梦(中国梦档案(3))

    张国军,男,1972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我人生轨迹的改变,得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工厂”东莞说起。

    彼时,东莞众多的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紧迫的转型升级需求,却苦于技术和人才的匮乏;而像华中科技大学这类理工科高校,又有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科研、产业“两张皮”矛盾突出。当时,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莞携手合作,我被学校派到松山湖组建工研院,开始了异地他乡的“二次创业”。

    然而,“两张皮”粘成“一张皮”很不容易!我初到广东,就遭遇了一次科技成果转化的“滑铁卢”。

    那时,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发完成了高指标的全自动封装生产线技术,然而当我们试图将这项突破性技术直接引入企业时,却因为成本太高、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吃了“闭门羹”。最后是工研院又投入40多人进一步搞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开发,才让这项技术在企业“落户”。

    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我意识到,很多高校科研成果就像青苹果,好看不好吃。“青苹果”要走出实验室,变成货架上的“红苹果”,需要产业孵化。产业孵化多了,就会逐步发展成系列化、多元化产品,形成“苹果树”,一系列科研成果不断得到转化,就逐步形成一片“苹果林”。

    现在我们工研院已经从一个30多人的团队,发展成拥有600多名研发人员和1000多名成果转化人员的新型研发机构,为7000多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本报记者 贺林平整理)


    职校生的创业梦( 中国梦档案(4))

    王钗,女,1995年生,广东潮州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2017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创办“枣尚好”品牌,运用粉丝经济、网红效应等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卖新疆红枣,至今营业额达5000万元。

    7月1日,是我们2017届毕业生离开母校、走上社会的日子。而我,作为一位“95后”的潮汕女孩、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尤其透着特别的不一样。

    早在去年6月份,我就因为在校创业成功,得到众多投资人青睐,并被赋予“网红”“女总裁”等身份,还接受了央视专访。

    从我上技校那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响彻全国的热词,更成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学院也不遗余力,从政策实施、载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双创”配套体系,将毕业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鼓励学生“摸爬滚打”。2015年,更是斥巨资建立起创业学院,目前已有35个学生创新创业体验团队入驻华立创新创业园,并成功孵化2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

    在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就不是新鲜事。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也没有辜负机遇的眷顾。从大一开始就怀揣着创业梦的我,在了解学院创新创业园开设了学生创业体验店扶持项目后,便同几个小伙伴创办了“微衫”。大二上学期又创办了“枣尚好”健康食品品牌,并在学院的支持与帮助下,让公司在大二下学期投入了正规化运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的正是我们这些怀揣梦想与奋斗目标的年轻人啊!(本报记者 罗艾桦整理)


    贫困户的幸福梦(中国梦档案(5))

    林伟雄,男,1980年生,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维龙村村民。小儿子因车祸致残,生活不能自理,一家六口生计由他打散工维持。广州地铁驻村工作队将其家庭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全力帮扶并保障其后续发展能力。

    几年前,我和妻子在深圳打工,孩子交给岳父母照看。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暑假,我和小儿子发生了严重车祸。儿子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花费了20多万元的医疗费,也落下了肢体残疾。妻子只能留在家里照顾儿子,我成了六口人唯一的顶梁柱,原本打算盖新房的计划也只能无限期延后。

    近年来,广东精准扶贫给我家带来福音。全省各地各部门选派精兵强将驻村帮扶,上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像我这样的困难家庭。2016年,广州地铁集团派出了6名驻村干部进驻五华县輋维、流洞和维龙三村,让贫困的村民看到了脱贫希望。

    很快,驻村干部就为我家制订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看病、上学、培训、种养、危房改造……还有一片林、一口塘、一群牛、一窝鸡(鸭)、一个电商平台“五个一”立体产业帮扶规划。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夫妻俩筹钱买来了两头牛,还养了100只鸡和20只鸭。我又利用农闲时间,接受驻村干部安排的柚子种植和烹饪技术培训,就近额外打了两份工,家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过去的3000多元增长到超过6000元。如今,我家的新砖瓦房盖起来了。

    以前的我就像一辆超载的破拖拉机,行驶在大山里,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走出去。绝望之中,精准扶贫政策拉了我家一把,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好日子,就在眼前。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勤劳,一定能真正脱贫。(本报记者 罗艾桦整理)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