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昔日农奴家庭的60年变迁
1959年秋,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当许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一间屋子的墙角,堆放着几只鼓鼓囊囊的牛毛口袋。

谱写新时代中国梦的雪域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论述,对西藏社会稳定、边境建设、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工作作出新部署,开启了党中央治边稳藏富民新实践。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
白皮书说,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西藏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改变,从这里开始——西藏60年重大基础设施巡礼
6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1万多亿元实施了80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实现超常规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个欣欣向荣、繁荣兴旺的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

西藏: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收入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去年底,西藏自治区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58.3万人下降到15万人,贫困发生率已降到6%以下。
从十大数据看西藏民主改革60年变迁
对于历经沧桑的雪域高原来说,60年前的3月28日,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久经黑暗痛苦的西藏人民从此走向光明和幸福,高原迎来“生命之春”。
一位错那藏族老人的幸福生活
旺堆老人的家——麻麻村位于西藏山南市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的交通要道上。今年70岁的他,留着长及胸口的花白胡子。
穿在身上的记忆和文化——藏装60年的变迁
“现代藏装和传统藏装相比,氆氇用料减少了很多,更多的是真丝、绸缎、亚麻等,但还保留了传统的基本款式。”来自西藏日喀则的服装设计师普普说,当下的藏装穿起来很方便,就像穿裙子旗袍一样。
一粒青稞的新生——从西藏主要粮食作物看农牧区60年的发展变化
民主改革60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青稞“变”了,变得更高产、更有营养,加工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西藏设立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16日,西藏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拉萨市尼木县挂牌,涉及藏香、藏纸、藏鼓、木雕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