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非遗|炎夏万物长,葵扇沐清凉
炎夏万物长,葵扇沐清凉。苦苦坚守着这项精巧艺术的传承者们把那记忆里炎炎夏日轻摇的舒爽带给后人,更把这份精巧也散播给世间。

千方百剂 万无疫失——非遗抗疫之中医药名片 小柴胡:日常应用广泛 入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了中医治疗的处方中,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清肺排毒汤综合了《伤寒论》中的四个方子: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其中,小柴胡制剂方法,即“去滓再煎法”制作工艺被广东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千方百剂 万无疫失——非遗抗疫之中医药名片 六神丸:百年微丸现抗疫新功效
在2月18日广东省政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六神丸(胶囊)被提到在抗新冠肺炎病毒上有抑制作用。作为一种“老药”,六神丸已有百年历史,是由清朝时苏州吴门名医雷允上在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而出,而六神丸也是5个国家级保密(绝密)处方之一。2008年,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千方百剂 万无疫失——非遗抗疫之中医药名片 连花清瘟胶囊:创新应用国家非遗项目方法入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近日连续入选试行的第四、五、六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被推荐用于乏力伴发热的医学观察期患者的防治。连花清瘟胶囊是2003年SARS期间,以岭药业研发团队应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围绕人体络脉生理功能、发病机理以及一系列特色疗法形成的系统诊疗方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方百剂 万无疫失——非遗抗疫之中医药名片 安宫牛黄丸:温病之宝,三次入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从试行第三版方案至今,安宫牛黄丸都被列入了中医治疗的处方中。在中医里,安宫牛黄丸和紫雪丹、至宝丹被称为“温病三宝”。此外,记者发现安宫牛黄丸的制作工艺已在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宣布列入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活力非遗云课堂”上线!华师附小首期“非遗传习坊”等你来玩
益智又好玩的全新栏目“活力非遗云课堂”今天正式营业啦!

粤剧“世遗”十年,老戏热闹走向新生
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合将粤剧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粤剧发展走过十年,从对非遗朦胧的理解,到探索出独具岭南风格的艺术创作,既有政府的极力推动,亦有业界的创新探索。

这些非遗造物,想把TA们通通带回家
25日起,年度展览“非遗新造物——创艺风物志”正式开展,岭南非遗文创高手云集。一件件精致有格调的新中式美学作品,让人不禁想喊出“买它!买它!”

传承六代技艺,绣出千里江山
高2.2米、宽3.5米的绣作中,传统的广绣针法与现代的材料创新完美融合,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历时数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共同创作出这幅广绣作品。

和巴基斯坦小哥哥一起穿“粤”非遗
在广东顺德,有一家专做礼饼的饼家——何氏礼饼,2016年入选该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前送长辈就是送月饼,送给孩子就是送公仔饼“何雪芬是礼饼制作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