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评价创新人才,不宜“一把尺子量到底”

2019-03-12 21:27 来源:南方网 青的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要善聚善用各类人才”。科技部对此表态,“只要愿意投身国家的创新驱动,科技部在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支持。”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论文论英雄”“以‘帽’取人”等问题非常普遍,基础研究用论文来“量”,行政工作用职称来“量”,创新创业用“帽子”来量,似乎什么评价都离不开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但创新人才具有多样性,评价标准过于“硬性”甚至“单一”,就变成了“一把尺子量到底”,未免有些不科学了。

  譬如一些单位“唯论文”,这对那些从事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成果转化的人才来讲,显失公平;有的简单将“帽子”作为主要依据,这对青年科研人才也颇为不利。长此以往,人人都想着法子“坐而论道”,那些脚踏实地的应用型工作,还有谁“起而行之”?原始创新能力从哪里来?科学前沿从哪里突破?

  我们怎样看待论文和“帽子”,关系到我们对人才持什么样的评价。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包括“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人才改革方向。

  对创新人才来讲,许多工作的价值不以论文和“帽子”为体现。有些人擅长从事基础性研究,对这些人可以引入同行评价机制;但也有人长期奋战在一线,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对这样的人才就应该突出成果转换,以用户和市场评价为主;有的人从事社会服务和技术转移,可以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

  所以,评价和使用人才,就应该尽量避免以“帽”取人、以论文论英雄。只有充分尊重工作本身的价值规律,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打造坚实的“智力”底座。(文|青的蜂)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