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流淌56年的东深供水线 早已渗入香港同胞血脉中

1965年2月,这项工程在近2万名建设者辛勤劳动下完工,成为粤港不可磨灭骨肉亲情的见证

2021-04-23 15: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代国辉 莫郅骅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

  一江“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滋养着三城同根同源的岭南人,一群工程建设的“时代楷模”,建设并守护着香港供水的漫长生命线。4月21日中宣部发布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那腔“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壮志豪情,早已深埋在全长83公里的东深供水线之中,也深埋进3万多名工程勘探、设计、施工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的血脉里。只不过,当香港的水龙头不间断地流出哗啦啦的自来水,那声音,似乎又在讲述那段同甘共苦的辛酸岁月,那份不可磨灭的骨肉亲情。

  引东江水解“香港之渴”

  香港三面环海,本地淡水资源却奇缺,曾经只能靠储存雨水维系百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名副其实的“靠天吃饭”。正因如此,水荒的阴影曾经笼罩着整个香港,历史上曾数次出现居民大规模离港现象。

  1962年,一场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突然袭来,香港连续9个月滴雨未降。“那时,香港所有水塘的存水只够香港人饮用43天。”曾在广东省水利电力厅下属单位——广东水电科学研究所(现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的王书铨回忆,为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的用水管制措施,最紧张时4天才供一次水,一次只供4小时。水务署甚至贴出节水布告,要求市民每两周洗一次头。

  1963年5月,万般无奈的港英政府向内地求援。当时,广东也正受干旱影响。“虽然能保障吃水,但广东的农田几乎已经全干了。”参与首期东深供水工程的何霭伦告诉南都记者,1963年,那是中国内地刚走出经济困难的时期。

  但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立即回应,允许港方派船到珠江口免费取用淡水,并每天免费供港2万立方米自来水。据统计,从1963年6月到1964年3月,香港派船来珠江运水共约1100艘次,内地共运往香港淡水1360万立方米。

  然而,舶船取水、行车运水终归只是权宜之策,仅靠深圳水库供水也无法满足需求。1963年12月8日,出访东南亚经过广州的周恩来总理得知香港缺水情况后,立即做出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

  此时,广东省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从东莞县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河道建梯级泵站,把东江水倒流注入雁田水库,再导入深圳水库,通过钢管送到香港。整个工程,如同一座由北向南、高达四五十米的“大滑梯”,东江水沿着北面高低不等的“梯级”,逐级被提升上梯顶的雁田水库,再沿着“滑梯”(沙湾河)注入深圳水库。

  听取汇报后,周恩来总理当即同意该方案,定名为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下称“东深供水工程”),并做出拨款3800万元人民币的批示:“该工程关系到港九三百万同胞,应从政治上看问题,工程作为援外专项,由国家举办,广东省负责设计、施工。”

  最终,首期工程确定了建设6个拦河梯级、8个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2个调节水库和16公里的人工渠道,全长83公里。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一年内抢建东深供水工程

  “让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这是建设者写在山坡上的口号,也是人与自然较量的真实写照。

  工程开工两个月后,港方人员来看工地。当时,工程绝大部分地段在东莞落后地区,有的地方连汽车都开不进去。看到这一情况,港方人员动摇了,不敢相信如此巨大的工程能够在一年内完成。

  不过,内地工作人员的目标却极其明确。“我们必须确保在1965年3月份实现对港供水。”负责首期东深供水工程设计工作的王寿永回忆,当时,施工、设计、勘测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几乎同时进行。而且虽然对于工作时间有规定,但为了赶进度,大家都会加班加点地工作。

  机械不足是一大难题,当时,施工作业基本靠人力完成。施工人员廖仲兴回忆,施工时常见的工具仅有小推车,很多工序都靠工人手挖肩扛,土石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砌石头等等都靠徒手完成,他们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些工程甚至得在水下5到10米进行。

  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中央和广东省几乎动员了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高峰期时甚至有技术人员、工人及民工近2万人现场作业。其中包括了广东水电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农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系大三、大四两个班8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于1964年4月7日进驻工地。

  何蔼伦当时正是其中之一,她告诉南都记者,仅靠一把计算尺,用纯手工操作的方式,她们计算出复杂的数据,圆满完成厂房的排架、吊车梁设计工作。而且,为使工程早日通水,她们3次延迟返校复课时间,也耽误了毕业。

  陈汝基是何蔼伦的同级同学,回忆初期建设时,他仍对坚守驰援供水工程的老工程师印象深刻:“我到凤岗工区工务股工作,股里还有一名60多岁的老工程师,身体虽然瘦弱也奋战在一线。”

  东深供水工程的近2万名建设者最终靠肩挑、靠手铲,完成了240万立方米土石方和10万立方米混凝土的建筑安装工程。

  开山、通路,水通了

  “最初的工地是没有路的。”施工人员张燕珍回忆,16岁时,她遇上工程招工便进入了施工队。作为几乎最早到旗岭工地的施工人员,她们抵达工地的首要任务就是挖山开路,让施工材料能够运进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食宿条件更为艰难。“那时工地只提供了临时搭建的茅棚给我们居住,都是用竹架搭起来的,房顶用沥青油纸,墙体都用禾草加点泥黏合而成。”参与首期工程沙岭工地建设的陈宝强告诉南都记者,这种工棚不仅怕风怕雨,也怕火:台风时他们需要用绳加固茅棚以防被风吹走;一不留神,工棚就会烧没。

  而陈荣盛至今也忘不了那时住在工棚里的夏天:蚊子多,没有风扇,中暑、发烧、拉肚子是常事。但却从没有人请病假、住医院,“大家吃点药就继续坚持,生怕耽误工期”。

  夏季的广东向来雨水多、台风多,首期施工就曾遭到5次强台风袭击。特别是1964年10月中旬的23号台风,持续时间长,导致石马河出现50年一遇洪水,旗岭、马滩工地围堰先后3次被洪水冲垮。“旗岭有条坝已经合龙了,一场台风之后,我们又要重新开始肩挑泥石,去塞堵堤坝。”张燕珍回忆。

  陈汝基的经历更加惊心动魄。他告诉南都记者,为了拯救下游沙岭、竹塘工段的围堰,他和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廖工曾在半夜12点顶着8级大风,冒着大雨,翻过了一座约60米高的小山,摸黑走了两公里多的路,尽管河水已浸至胸口,但最终还是关上了处在雁田工段水库的泄洪闸。

  重重困难之下,1965年2月25日,东深供水工程仍如期全线完工。当时,参加竣工庆典的香港工务司负责人也不禁惊叹道:“这个工程是第一流头脑设计出来的!”据统计,首期工程每年供水香港约6820万立方米,是香港所有水塘蓄水量的一倍。

  有了东江水的滋养,香港初步摆脱了缺水之苦,经济一飞冲天,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1964年香港社会总产值是113.8亿港元,而到了香港回归祖国前的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600亿港元,翻了102倍。

  三次扩建满足供水量增长需求

  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劳永逸。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已50多岁的它先后经历过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才有数十年如一日对深港发展的坚毅守护。

  时任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副厅长孙道华记得,20世纪70年代,首期工程建成不久,香港就提出了增加供水的要求,“因为前期供给香港的规模比较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人口激增,原先的对港供水量已不能满足香港市民的需要”。

  1974年3月,一期扩建工程开始动工,工程投资达1483万元,并于1978年9月通水。此时的年供水量可达2.88亿立方米,其中对港年供水量增至1.68亿立方米。

  而二期、三期的扩建,既是应香港政府及深圳市政府再次增加供水量的要求,也是为了适应香港和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二期扩建从1981年10月至1987年10月,工程共投入2.7亿元,年供水量达8.63亿立方米,其中对港年供水量增至6.2亿立方米。三期扩建从1990年9月至1994年1月,耗时最短,但工程总投资高达16.5亿元,年供水量达17.43亿立方米,翻了一倍多。

  孙道华是三期扩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据他介绍,三期扩建全长80公里,是一项梯级串联提水工程,取水口较之前向上游移了一段距离。“通过扩建的东江、司马、马滩、竹塘、沙岭5座抽水站及新建塘厦抽水站,将东江水沿新(扩)建的人工渠道,逆石马河倒流,逐级提升至沙岭梯级上游(总净扬程为38.16米),经新建的雁田隧洞(无压)流入沙湾河到深圳水库,再经不同交水点分别向香港和深圳供水。”

  此次扩建共有20个单项工程,点多线长,工程量大,施工期间既要保障正常供水,又要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涉及工作十分复杂。彼时,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迅猛发展,三期工程施工主要以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全线正常施工人数约5500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560台,到了冬季及停水期,人数增至12000人,设备也多达1830台。

  技术提高了,事故减少了,工程进展更加顺利,最终如期交付使用。孙道华感叹,“三期建好后,到现在都没有扩大,可见当时的设计规划还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全面改造实现清污分流

  一方水土确实能养育一方人。20世纪90年代,东深供水工程历经三次扩建,东莞、深圳等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口快速增长。此时,新的挑战又浮出水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彻底改善供水质量。

  广东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和东莞、深圳两市环保部门,以及东深供水局经过商议,成立东环水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曾参与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任职东深供水局桥头管理处处长的林圣华出任该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的要先把入库的水进行处理,确保深圳水库的水是优质水。”今年87岁高龄的林圣华说,这项工作做了三年多,之后又提出更好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适当增加供水水量,广东决定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输水变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实现清污分流。

  2000年8月28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兴建,于2003年6月28日完工通水。工程总投资49亿元,年设计供水量24.23亿立方米。林圣华特别提到,改造后,原先三期扩建工程的水泵站抽水设备基本都不用了,为此也全部换上新设备,提升供水能力。

  经过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东深供水工程共投资76亿元,不仅使供水能力达到24.23亿立方米,而且实现了清污分流,确保供水水质免受污染并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从人工巡检到机器人自检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跨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庞大的东深供水工程建成后,如何运营管理好这项工程,为香港、深圳、东莞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水源是摆在“东深人”面前的另一重大任务。随着时间变化的是不断提升的水质保障技术,不变的是保障优质水源的初心。

  金湖泵站是东深供水工程的制高点。东江之水通过水泵的运作,逆流而上达到金湖泵站后,便可顺流而下直至深圳水库,再向香港供水。

  今年47岁的陈俊涛是金湖泵站的站长,1992年7月来到东深供水工程工作时,他未曾想能在一个公司上班29年。这些年来,他见证了东深人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不断更新迭代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

  在金湖泵站,“东深人”对机器故障的反应速度曾快过系统自动反应。陈俊涛回忆,2018年时泵站变压站出现电缆线烧断的紧急情况。就在这一情况发生后的不到一秒钟之内,当时的值班长迅速按下急停按钮,阻止了设备继续运营可能造成的进一步损坏。

  在东深供水工程不断的扩建和改造过程中,工程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往年许多需要靠人工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几乎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在金湖泵站的变压站里,记者见到一台正在巡检的智能机器人。

  这台于2020年6月份投入运营的智能机器人比人力巡检的功能强大得多。它具备测温和高清摄像两个主要功能,并且均能自动识别报警。陈俊涛向记者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每天巡检4次,对变压站400多个关键测温点进行测温监控,对站里的表计、油位计等实现图像识别监控。

  对港供水一刻也不能停,泵站施行的是24小时轮班制。在陈俊涛工作的29年里,已有数不清的夜里,他坚守在泵站岗位上看万家灯火。

  水质保证“鱼先知”

  深圳水库位于罗湖区,水面面积4平方公里,库容4000立方米,是对港供水的前一站。深圳水库周边划定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杜绝非供水生产的其他所有生产活动。在深圳水库的大坝上,记者见到清澈见底的湖水,还有游弋其中的鱼类。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佟立辉负责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保护。她介绍,深圳水库一直施行“生态管理”,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事实上,深圳水库的生态风险是非常低的,但为了保证以后不出现生态风险恶化的问题,我们也积极开展一些生态改善的措施。”“生态养鱼”是其中一部分,他们称之为“人放天养”。这些在水库中的鱼类一部分来自东江源头,一部分是在生态领域专家指导下人工放入的,放入的鱼苗品种和数量是根据水库的生态实情依方案进行的。

  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保障从东江源头贯穿至供水全程,均划定了保护区范围。在制度保障方面,国内少见的因为保护一条江出台如此之多的法规和制度。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广东省东江水域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护规定》等十余条法规和制度文件。为保护水质,东江上游河源等地放弃了上千亿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经济项目,河源、惠州两市封山育林,实行水源生态涵养。

  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技术和人才,工程的管理亦是对标一流,打造标杆。佟立辉介绍,在对港供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因为水质问题而中断供水的情况。“深圳水库还被列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历年来的考核均为‘优秀’。供水质量一直稳定保持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的质量。”

  在东深供水工程水环境监测中心,供水样本源源不断地从河流中被运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每天,pH值、氨氮、湿度、溶解氧等关于供水的指标数据向香港方面提供,以保障水质符合标准。监测中心运营部运营管理经理彭鹭博士介绍,监测中心在香港提出的指标要求基础之上增加监测指标,以追求更高的水质标准。

  展望未来

  未来西江水将支撑东深供水

  从首期工程的0.68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到改造后实现24.23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如今东深供水满足了香港年用水的70%-80%,深圳年用水的50%以上,东莞沿线8镇年用水的80%以上,覆盖人数达到700万。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也建设起来了,东江的供水还是会不足,它的利用率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顶峰了。”如今的林圣华依然对此牵挂,他说,在此背景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启建设,意义更是重大。历经近10年统筹谋划、科学论证,国家水利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及省水利厅做出从西江引水的战略决策,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据了解,该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13公里,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约354亿元,总工期60个月。

  2019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同年5月全面开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供水,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水安全支撑。

  “那时候,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又会是另一代建设者创造的奇迹。”林圣华说。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莫郅骅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莫郅骅

  实习记者 梁思华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