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收到多名学生报料,称在求职时被劝说参加岗前培训,工作没落实,倒背了一身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会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高薪招聘”信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在“面试”后引诱求职者贷款培训。近期上新的综艺节目《心动的offer》披露这一陷阱后,“培训贷有多可怕”话题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4000多万人次阅读。

报名广州亿铭传媒后,郭安收到了面试通知。
引诱:培训才能入职
2020年11月,即将从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郭安,在“Boss直聘”招聘平台上看到广州亿铭天纵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铭传媒”)发布的主播助理岗位,月薪5000元-8000元,无经验要求。看到诱人的条件,郭安没多想就投递了简历。
郭安到亿铭传媒深圳分公司面试,先是有人介绍公司情况、岗位设置,然后实地参观。对方询问了郭安有没工作经验、兴趣所在,又说工资由底薪、提成、住房补贴组成,正式入职前需要经过两周的岗前培训。
58同城上,亿铭传媒公布了任职要求和工作地。
郭安说,面试时,亿铭传媒工作人员还声称公司是杭州魔筷科技公司旗下子公司,不会骗人。魔筷科技总部位于杭州,是阿里巴巴集团前员工创办,获得快手、唯品会、腾讯等多家知名企业投资。
底薪给6000元,两周培训时间也不长,郭安就答应了,与亿铭传媒签署了直播人才孵化协议。他记得,同样情况的还有13名求职者。
合同列举了亿铭传媒的培训项目和款项。
郭安告诉记者,培训4天后,亿铭传媒以学员不了解行业运作为由,提出培训时间要延长到1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老师授课。又以防止员工跳槽为由,称培训费用得个人贷款、分期偿还。
求职心切之下,郭安与亿铭传媒签署了培训学费支付协议。公司向他要走了身份证照片,在微信公众号“诚学信付”上办理了19800元贷款。
郭安和学员们深圳参加培训开班仪式。
在苏州某职业技术学院上学的刘小骅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2020年8月,他在“58同城”招聘平台上看到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达内科技”)招聘Linux云计算工程师,就应聘了。
和达内科技工作人员加了微信后,对方称刘小骅技术不足,要参加岗前培训。对方以“大专学历低,什么社会地位都没有”“掌握一门技术以后高薪工作就不用愁了”等为由,反复劝说,又承诺培训后包就业,月薪8000元-9000元。
刘小骅没能抵住诱惑,交了身份证照片,并在达内科技工作人员指引下在“百度有钱花”上贷款21800元。
刘小骅通过达内软件面试,却被要求交2万元培训。
退款:被打落3颗牙齿
2020年8月,在贷款参加培训后,中山大学应届生林漠“入职”了南昌市优阡美容公司。他是在“Boss直聘”平台上看到的招聘信息。
林漠说,面试时,公司老板熊某称新人要参加培训,说暂时不用交,从工资里扣。“我以为所有费用都会从工资里扣,每月少几百块工资而已。”林漠同意后,公司征用了他的手机、银行卡、个人信息,下载“乐花借钱”APP从西安银行、上海农商银行贷款7780元。
“入职”不到半天,家里发生变故,林漠想要离职,万万没想到退款却被拒。他告诉记者,8月30日与公司协商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工作人员误将电脑损坏,企图用培训费抵偿电脑损失。
林漠交纳了培训款中的一笔。
9月16日,林漠再次前往公司协商,因为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Boss直聘”上的投诉,工作人员彻底翻脸,在电梯里三个人殴打他。“我被打落三颗牙齿,精神似乎也出现了问题。”林漠说。
明知自己被骗,但维权成本高,林漠只能自认倒霉。害怕征信受影响,他唯有问家里要钱还款,这让家人颇感失望。这名靠勤工助学、奖学金方艰苦读完大学的职场新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郭安、刘小骅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郭安的父亲脑出血,看病花了几十万元,妈妈年纪也大了,他不敢把贷款的事情告诉家里人。尚未找到工作的他,根本无力偿还培训费19800元和服务费3366元共计23166元的贷款。
刘小骅的家庭本就贫困,靠低保维持日子。没找到工作的他回到了云南老家,和父母一起在工地打工,朝8晚9。
维权:报警?诉讼?都难
李伟是少数背上培训维权成功的人。
2020年7月,21岁大专刚毕业的李伟,在58同城上看到重庆达内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内软件”)高薪招收平面设计学徒。很快,对方就发来面试通知。
一见面,工作人员就给李伟看公司的宣传片,并称与政府有合作项目。经过一天的劝说,李伟最终在手机上签署了培训及服务协议,在“百度有钱花”APP上贷款22800元加上利息6000多元共计2.9万多元。
一个星期后,李伟意识到自己被骗,就在网络平台公开投诉达内软件。加之软磨硬泡,对方最终同意撤销贷款,但需要缴纳已上过的课程学费1900元。
李伟“维权成功”,却被告知不能给达内软件恶评。
相比之下,郭安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次偶然,他发现亿铭传媒根本不是魔筷科技的子公司,双方只是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在同一栋楼办公罢了。记者致电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继续教育中心,对方也称未与亿铭传媒有任何培训合作关系。
郭安立马找公司申请撤销贷款,被拒,公司称“与郭安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只是合作关系”。
郭安报警,但派出所以“民事合同纠纷构成不了诈骗”为由表示提供不了帮助,建议他走法律途径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权。他去到法院咨询,工作人员说官司打赢的胜算不大。劳动仲裁的工作人员则说,亿铭传媒在广州注册,需要到广州申请。
处处碰壁,郭安觉得,没有人可以帮他。记者浏览“培训贷有多可怕”新浪网微博话题发现,大多数人也反映了维权难的问题。
刘小骅希望能退回培训费,却反被达内软件要挟。
专家:公司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财物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华南农业大学党政办公室法律事务科主任科员朱里静说,“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意味着,公司在招用劳动者阶段,不能以“岗前培训费”等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否则违法。
林漠和南昌市优阡美容沟通入职事宜。
朱里静说,学员在培训机构处已缴费后,若培训机构发生问题或学员自己想退班,学员应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费,如果培训协议上有约定,从其约定;如果没退费约定或协商不成,可以去工商行政部门投诉,或可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申请仲裁;若培训机构诱导学员交出身份证或者进行人脸识别骗取个人信息,瞒着学员在金融平台上贷款,那么培训机构的行为已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学员可以向警方及工商部门投诉以维护合法权益。
朱里静提醒,学生求职时,要提升法律素养和提高警惕意识,要具备正确的就业心态,对于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获得高新岗位等宣传要谨慎对待。对于各类培训,报名前要查询一下机构是否合法注册,仔细阅读报名合同条款,不仅要看服务内容是否与宣传“对版”,还要看看是否有解约退款机制和违约条款,谨慎签约。
达内学员组成的维权群里超过百人。
(文中郭安、刘小骅、林漠、李伟均为化名)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珩 梁文悦 实习生 王谰
统筹:梁文悦 伍青 张西陆 王良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