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受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浙江省杭州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杭州市公安部门对一喂顺风车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据南方+了解到,在提醒式约谈中,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就指出,近期媒体多次报道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有关问题,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提醒要求,平台公司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坚守顺风车本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顺风车规范运行。
对于本次提醒式约谈,嘀嗒出行方面向南方+记者回应表示,嘀嗒出行将认真落实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嘀嗒出行方面表示,目前嘀嗒出行已构建“覆盖车辆准入、行前预防、行程保护、行后监管、平台安全支撑”的五大模块、31项安全机制的安全体系,并通过“凌晨1点-5点停服”、“长距离出行仅限800公里之内”、“虚拟头像不显示性别差异”等“场景限制”进一步确保运营安全。同时,嘀嗒出行已将“附近订单”功能修正为更能精准反映顺风车本质特征的“临时路线”功能,让“临时外出”的车主能够基于自身出行需求、通过商圈提前发布出行信息、快捷匹配顺路乘客,共创绿色出行生态。
此外,“临时路线”和“常用路线”一起,共同受到平台每日接单次数及合乘价格限制,合乘价格为当地商业运营车辆定价50%左右的一口价,嘀嗒出行方面强调:“在嘀嗒平台上,任何顺风车主都无法实现以营利为目的。 ”
此外,哈啰出行方面也向南方+记者回应表示,在早前关注到交通运输部官网针对顺风车良性发展的建议后,哈啰顺风车已经积极启动了产品优化相关动作。哈啰顺风车将在各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安全为红线,持续为用户提供绿色、便利的出行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提醒式约谈表明,作为新生业态,顺风车和网约车存在诸多本质不同,但部分产品功能在公众认知中也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平台的产品和功能设置应更加精准反映顺风车本质特征,并及时向公众做好普及和沟通。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