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轰6K飞行员:一到远海外国飞机便抵近跟踪,最近不过百米

2020-12-07 09:56 来源:南方plus 曹嫒嫒
.

 

  如果把姚传祥和战友们的飞行航迹绘于纸上,很容易发现,他们的足迹和中国空军的新航迹几乎同步。

  2008年毕业分配到南部战区航空兵某师时,姚传祥逐渐了解自己所在单位的光荣历史——70年前,该师作为人民空军历史上第一支轰炸航空兵师组建,组建不到一年,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赫赫战功背后,是犹如孤胆英雄般创下的空战奇迹。从战火硝烟中走来,那些荣誉往事犹如摆钟至今回响,激励着一代代官兵成长。

  沿着前辈足迹,这些年里,年轻一代飞行员们战巡南海、前出岛链、绕飞台岛等,从陆地到远海,一点一点往前、向远延伸。

  70年后,当崭新一页打开,他们驾驶“战神”奋飞,征途是向着更蓝的远海大洋。 

  刘锐摄

  创下空战传奇  

  上大学前,姚传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和飞行有交集。

  2004年,姚传祥高中毕业。那时,对飞行没太多了解的他报了名,没想到却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从飞行学员到空军飞行员,犹如大浪淘沙。光是高强度的预校生活,就让学员们吃尽苦头,他也眼看着,不少同学因为适应不了陆续停飞。

  2008年,姚传祥顺利从航校毕业,分配到了南部战区航空兵某师,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也是那段时间,他慢慢了解了这支英雄部队——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0年11月27日,该师作为人民空军历史上第一支轰炸航空兵师在吉林四平组建,组建不到一年,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取得赫赫战功。

  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二次轰炸“大和岛”战斗。1951年11月30日,某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高月明率9架轰炸机从沈阳起飞,联合编队刚刚进入海面空域,突然遭到美军30余架最先进的歼击机疯狂拦截。

  刘锐摄

  彼时,那群人均训练不到20个小时的中国飞行员,面对的是飞行时间达到2000到3000小时的美军飞行联队。

  持续8分多钟的激烈空战,编队一共击退了敌机近40次的攻击,在损失4架、4架带伤的情况下突破敌机拦截,完成轰炸任务。

  也是在那场战斗里,部队创下空中作战传奇——用活塞式轰炸机击落美军F-86喷气式战斗机,涌现出高月明、毕武斌、刘绍基等著名战斗英雄。

  如今,师史馆还留着许多当年参战的印记。新飞行员入队时,第一件事就是重温战史、战例,重温入伍誓词,了解功勋荣誉背后的故事。

  想到当年参战的飞行员们平均年龄只有20岁,年轻飞行员张国华总是心生崇敬,“尤其大队长高月明带队参战时,就是我现在的年纪。”张国华说。

  顺手翻开改装学习笔记,张国华的笔记里整整齐齐记着各类知识点,满满一本。下部队不到一年,张国华有种强烈的紧迫感,要尽快提升飞行水平。

  对年轻一代而言,技能和经验还需要时间,但张国华清楚,前辈身上那种“首战用我、不畏强敌、奋勇作战、不辱使命”的“大和岛精神”精神,为部队植下的英雄基因,值得自己终生学习。  

  历经多项重大任务  

  驾机升空,孙陆宇见过很多壮阔山河的景色。万米高空,赋予了飞行员独特的开阔视野。

  比如,在西太平洋,天空与大海在远方连成蓝色巨幕;宝岛台湾,薄雾笼罩下的山脉若隐若现......

  王宇龙摄

  组织远海训练,是提升空军部队作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空军的普遍做法。

  2015年,被誉为“战神”的国产新型轰炸机轰6K飞跃巴士海峡,突破第一岛链,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国空军的航迹,开创中国空军远海训练先河,备受外界关注。

  执行这一任务的,正是孙陆宇所在的团。彼时,作为全军首支装备轰6K的部队,为了尽快完成新机改装,官兵们在一无新机教材,二无改装经验的情况下攻坚克难,3个月就顺利完成首飞任务。

  后来,中国空军航空兵赴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轰6k更是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战机”。孙陆宇和战友们这些年的足迹,也从陆地迈向远海,战巡南海、前出岛链、绕飞台岛,一点一点向着更蓝的远海大洋前行。

  “和原来飞机相比,轰6K腿变长了,就是飞得远。以前就是受飞机性能所限,想去的地方没法去,现在飞机更先进,性能更好了,我们就可以完成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孙陆宇说。

  孙陆宇摄

  对于远海飞行的经历,姚传祥印象深刻——轰炸机掠过浅蓝飞向深蓝,外国飞机便抵近跟踪。

  最近时,双方间距不过百米。姚传祥能清晰地看到对方机身上挂载的武器,甚至对方座舱内飞行员的表情、动作。

  航向不变,高度不变,姚传祥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决不会改变既定任务,然后按照国际惯例,立即喊话警告,严格规范取证。

  驾驶轰炸机这样的大型战斗机,操纵过程要柔和,但有时在对抗中,也需要迅速转弯、上升、下降,动作必须果断,才能躲避敌机的侦察,更加考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

  对他们而言,目前,全天候出动,全疆域到达,电子对抗和超低空突防,临空轰炸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已成为飞行人员必会的技能。

  姚传祥细数,这些年来,单位官兵们一直在“首战”的路上急行——

  全军首支装备轰6K的部队;

  首次受领南海战巡任务;

  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中国空军的航迹

  ……

  飞行在海天之间,他们也深刻了解,“战神”每前进一米,也意味着中国空军的新航迹就向前延伸一步。  

  向着远海大洋  

  驾驶“战神”,目的是实现中远程精确打击。在孙陆宇眼里,有更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相当于匕首,一击致命。”

  媒体的报道中,不少见轰6K的模样——外形纤长冷峻,机身散射出银色微光,鲜红的“八一”军徽格外夺目。

  从“尖刀大队”起步,再成长为大队长、副团长,孙陆宇人生最好的年岁,都在飞行中度过。每当有重大任务,他会不自觉早起,想要驾驶战机的兴奋感伴随而来。

  到部队14年,孙陆宇知道,前辈传承下的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人。“遇到任务,大家都是抢着上,都想执行任务。他们不一定想走向管理岗位,但肯定人人都想当飞行骨干。”孙陆宇说。

唐俊摄

  唐俊摄

  与之相应的,是共同对专业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孙陆宇眼里,单位的优良传统是以上率下往前冲,骨干技术就是要过硬,比如说,如果基本战术说不清楚,肯定不能服众。

  他提起那些在抗美援朝时的先辈,在轰炸大和岛时,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没有一个人后退,而是毅然选择前行,付出15名烈士生命的代价完成了轰炸任务,犹如孤胆英雄。

  “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从不惧怕战争,真有一天上了战场,相信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孙陆宇有这个自信,这群飞行员,不仅能打得赢,还能回得来。

  作为团队的新鲜血液,张国华和年轻一代则一心想多飞,在更多任务中得到锻炼。有时候,飞了五六小时下来,手都麻到不能动,但只有到这种程度他才觉得安心,这天算是有收获。

  “我庆幸自己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并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中。和当年的前辈比,更有机会去达成这个梦想。”张国华说。

  在师政委马志刚看来,先辈在作战中形成的大和岛精神,对官兵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国家而言,战争是最后的选择,但是对于我们军人而言,准备打仗是我们唯一的选项。”

  时间过去70年,当崭新一页开始,这支英雄部队未来会如何,还要靠这一代飞行员来书写。而他们的征途,就是向着更蓝的远海大洋。  

  【记者】曹嫒嫒

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