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本是有梦想、有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花样年华,但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开始频繁地刺痛我们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郁症最为高发。
如何尽早识别孩子心理状况的异常,如何正确与他们相处,提前预防青少年抑郁症?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刘欢欢提醒,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往往比成人抑郁症更具有隐蔽性,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容易被忽略,家长一定要有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注意尽早识别孩子心理状况的异常,学会与他们相处的正确方式。
广州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正在工作
数据:抑郁症是青少年致病致残主因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我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1%。在很多人的眼里,“抑郁症”是承受工作、恋爱、家庭多重压力的成年人才会患上的心理疾病。其实不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主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年纪越来越低。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
然而结合临床经验来看,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心理咨询师刘欢欢表示,在2020年过去的三个月(7-9月)中,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青少年个案时数占所有心理咨询个案时数的48.7%,占比将近一半;在这些青少年咨询个案中,属于抑郁情绪问题的比例高达31.1%。
临床表现:比成人抑郁更具隐蔽性
虽然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高发,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足够多的关注与重视。心理咨询师刘欢欢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往往比成人抑郁症更具有隐蔽性。
说起抑郁的表现,很多人就会想到情绪低落、悲伤萎靡,“但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前兆未必如此,而可能是烦躁、易怒、无端怨恨等。”刘欢欢表示,他们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尤其是在家里。
他们还经常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伴交往减少、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受损、行为冲动偏激,有的甚至离家出走。
更严重的,会在痛苦和煎熬中选择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作为反抗或者暂时的解脱,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产生自杀的念头乃至行动。
另一方面,父母和老师对青少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缺乏认识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警惕,意识不到孩子内心的挣扎、煎熬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也容易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追因:看似无忧无虑的年龄为何频发抑郁症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频发?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以及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本身就容易诱发情绪的巨大波动。
刘欢欢分析,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是由于童年创伤、不良家庭关系或者父母教养方式问题而造成的。
其次,青少年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同伴关系较差的青少年与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青少年相比,更易患抑郁症。
如何尽早识别孩子心理状况的异常,如何正确与他们相处,提前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刘欢欢提醒广大家长及老师,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上的明显低落、易怒等,同时伴随成绩下滑、睡眠问题,建议带孩子尽快到精神心理科就医。医生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是帮助孩子应对抑郁症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只有医生的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日常配合。刘欢欢建议:
(1)做学习型的父母
学习与青少年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他们在每个发展关键阶段的心理需求。
开放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要回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指责,不要讳疾忌医。
树立主动求助的意识,能够主动向专业的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寻求帮助,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尝试与孩子做朋友
要多和孩子保持沟通,并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们所说的一切,确保孩子愿意谈论任何事情。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坚定地表达出家长会给予支持,愿意倾听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觉得他们的感受听起来不合理,那可能是他们并不信任你,没告诉你全部实情。
如果孩子一开始将你拒之门外,也不要放弃。因为对青少年来说,谈论抑郁症这一话题本身就非常困难。因此在尊重孩子的同时,还要强调自己愿意去关心和倾听,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耐心和陪伴。要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接受其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无助就能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3)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注重孩子的情绪及行为的变化,善于发现孩子生活中的暴躁、低落情绪;行为怪异的苗头。
孩子一旦表现出与以往的明显不同,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及时沟通及时就医解决。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
【摄影】张梓望
【通讯员】张欣 伍晓丹 韩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