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广东精选

广东重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中小学“掐尖”招生等乱象

打造良性教育生态 校内校外共减负

2019-07-03 07:19 来源:南方网 马立敏

  2018年5月6日,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两公约一承诺”签署仪式在华侨中学举行。董天健 摄

  佛山670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整改!日前,佛山公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最新进展,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行为。

  如今,广东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更放心了。去年4月,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方案》,决定通过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整改、督促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截至去年底已完成17418所校外培训机构整改。

  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完善校内课后服务、整治中小学“掐尖”招生乱象等举措,广东不断优化教育生态,化解教育焦虑,形成校内校外减负“新共识”。

  1.7万所培训机构完成整改

  “你家孩子报了什么班?”临近暑假,为孩子报班又成了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更放心了。

  自去年4月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以来,截至去年12月底,广东全省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24833所,其中,有17418所存在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培训与招生挂钩、超纲超前教学等问题,需要整治。全省143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17418所培训机构完成整改,取得阶段性效果。

  在治理的基础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多个地市发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为学生及家长选择培训班提供参考,这一做法获得市民点赞。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有利于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我们更放心了。”深圳家长张女士表示,她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会关注该机构是否在“白名单”内,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广东不少地市积极发挥知名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行业内部监管和自律。

  去年5月6日,广州97家校外培训机构共同签署《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承诺依法、诚信、规范办学,避免“超纲教学”“强化应试”,决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等级考试等。50余名民办学校负责人代表也在现场签署并递交《广州市民办学校自律公约》。

  “我们还将完善科技加管理新手段,推进‘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建设。”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洽生表示,平台上线后,将推动实现在线审批办学许可证、培训机构课程备案、培训机构年度信用评价等功能,促进培训机构依法、规范、诚信经营。广州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培训机构管理全覆盖。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

  课后服务破解“三点半难题”

  在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每到中午时间,在校吃午餐、睡午觉成了不少学生的习惯。自去年9月开始,该校提供校内课后服务,且越来越受学生喜爱。

  去年,肇庆市端州区为区内25所中小学各拨款6.5万元,用于改造学校的午休硬件条件。作为一所新开办的学校,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额外增加投入,改造了8间教室作为学生午休的场所。午休室男女分间,每间午休室都配备了空调,还配了紫外线消毒车,定期进行消毒,让学生享受干净、健康的午休环境。

  学生减负需校内外合力。为减少学生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广东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去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如今,全省中小学校已普遍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解决了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对双职工家庭而言,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减轻了家长的接送负担,个性化课程也增加了孩子的选择空间。”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学生家长马晓莉说,以前孩子在周末有1天半的时间在外上课,现在把课程安排在校内,周末可以空出来游玩、放松。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9月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试点后,在9所试点学校中,报读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生数较上学期减少了11.42%;经测算,基于学校特色开展的校本素质训练课程的课时费比社会机构的同类课程降低40%—60%。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内课后服务可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但要坚决禁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可以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但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乱收费行为。

  严厉整治“掐尖”招生乱象

  5月22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通告》(下称《通告》)。

  《通告》提出,原则上不得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现有面向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一律进行重新核准,未经重新核准的,不得组织开展活动;活动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变相“掐尖”选生源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招生工作秩序,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2日,省教育厅举行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气会,明确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为依据选择生源。民办中小学校面向审批地的招生计划不得少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

  广东针对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下大功夫,通过书面督办、专项治理、飞行检查等多项措施,严厉打击违规竞赛活动、组织面试招生等行为,整治中小学“掐尖”招生乱象。

  去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出督办函,对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的违规招生乱象重点督办。广州市教育局向六中珠江中学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六中珠江中学违规招生行为予以通报批评,按2018年核实招生计划数,减少六中珠江中学2019年30%招生计划。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招生入学管理办法,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同时,将完善招生入学监督工作机制,建立违规问题曝光机制和通报制度,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

  “全省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将会把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和学籍管理情况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该负责人表示,广东要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重点整治“小升初”招生乱象,打造良性教育生态。

  数读

  ●截至去年12月底,广东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24833所,其中,有17418所存在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培训与招生挂钩、超纲超前教学等问题需要整治。

  ●截至去年12月底,广东143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17418所培训机构完成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专家点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席梅红:

  建立教育培训机构

  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校外培训机构可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监管难度比较大等原因,校外培训存在着诸如无照无证、管理混乱、虚假招生、乱收费、开设课程辅导班等诸多问题,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对学校正常教育造成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对此,广东依照教育部统一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广东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由教育厅牵头,联合公安、民政、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拉网式排查,根据摸查结果,分批分类对标治理,强力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推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当务之急是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机制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校外培训机构是营利性的,持续性的跟踪治理非常重要,这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清刚:

  广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显著

  目前来看,广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成效显著。培训机构的“应试”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得到严格规范、办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教育整体生态进一步优化。

  成绩来之不易,治理常抓不懈。政府要继续着力推进和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的长效治理机制,同时因应校外培训机构向互联网技术靠近的新趋势,适时加强线上培训的监管。

  此外,除了严管和建立负面清单,还要切实引导校外培训机构真正与学校教育相向而行,探寻正面清单。例如,STEM教育仍是目前的突出短板,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发挥其体制机制灵活的比较优势,比公办机构先行一步,开发出高质量STEM课程。因此,政府可以引导和扶持校外培训机构联合高科技公司、基金会、高校等机构致力于STEM课程的研发,为逆转当下学校教育中STEM教育薄弱的现状发力,这应成为建立正面清单的首要内容。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马立敏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