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广东精选

“教育书记”华关:村民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2019-07-03 06:54 来源:南方网 汪思婷

华关(右)到地里察看农作物种植情况。受访者供图

  “华叔叔好,昨天班级小测我考了95分!”“不错,有进步,继续努力。”这样的对话,三年来,在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里塘村放学的乡村小道常常可见。孩子口中的“华叔叔”,是广东省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副处长、驻里塘村原第一书记华关。

  因为父亲是教师,华关受到熏陶,从小就爱学习,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工作后也特别注重教育。驻村三年,华关重修学校、开路引水、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让里塘村焕然一新。

  过去里塘村贫困率高达13.7%,经过三年帮扶已全部脱贫。2017年,里塘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广东五个定点观测村之一,为全国精准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让村里孩子们读好书

  夏日的晌午,里塘村的三塘小学的朗朗读书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华关在手机里翻出旧图,记者看到以前破旧的校园与眼前宽敞明亮的小学形成鲜明对比。

  “我父亲是退休教师,从小我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再穷不能穷教育。”华关说,他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决心重新改造小学。

  驻村期间,华关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牵头设立了奖学助学金,奖励优秀学子,资助贫困学生,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据统计,目前已发放奖学金92人次,助学金84人次,累计发放金额15.6万元。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华关定期在村小学举办知识讲座和读书活动,每逢假期还把女儿带来学校,小姑娘同里塘村的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女儿还写了一篇作文《山村巨变》,获得广州市天河区征文二等奖。”华关笑着说。

  “我和学生们的感情很好,有时候孩子们在路上看到我,都围着我说说笑笑,高年级的学生还经常找我请教学习难题,还一起约球。”华关说这话的时候,喜悦溢于言表。

  “村中村”交通大变样

  眼前的三塘小学,教学楼焕然一新,宽阔的操场干干净净,新修建的多媒体教室已投入使用,崭新的书柜、桌椅一应俱全。教育扶贫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小学的变化只是里塘村蝶变的一个缩影。走进里塘,入口的休闲小公园里,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阴凉处聊天,一旁的小朋友玩着跳绳,小公园回荡着一阵阵悦耳的笑声。

  这样悠然自得的田园乡村生活,让华关恋恋不舍。

  2016年,原广东省地方税务局(现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需选派一支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里塘村。华关主动请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带领队伍深入基层。

  彼时的里塘村是典型的“村中村”,离五华县城不远,却没有直接通往省道的村路,人们出行都要绕到隔壁村。

  华关说,看着脏乱差的里塘村,他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作为里塘村的一员,一定要努力改变村民的生活,帮助他们脱贫。他一头扎进农村,开始串街走巷走访,在狭窄的村道来回奔走,经过2个月的精准识别,谁家里有几口人、都干什么、有什么困难,华关都能如数家珍。随后,他用了3个月调研和论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帮扶里塘村三年规划和年度重点计划实施方案》。

  三年扶贫时间,变化显现:洁净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南北出村道路打通、新铺4公里道路直通县城,新建7条农田机耕路,发展产业引入黄金百香果种植,安装路灯亮化绿化美化乡村,新建广场、小公园、环湖步道……

  “有一年游子回乡不认得路,打电话问我他家怎么走。”里塘村党支部书记陈宏华笑着说,从外地回乡的里塘人,都发现了家乡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华关三年来马不停蹄、夜以继日的奔走。三年来,华关所在的单位共投入自筹资金1000万元对里塘村进行帮扶。

  为了有效帮助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华关迅速指导和帮助贫困户整合资源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先后培育发展了黄金百香果种植和肉鸡养殖产业,形成了里塘村“一村两品”“有种有养”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发展起来了,脱贫致富就有望了。

  到2018年底,里塘村累计实现43户167人脱贫,脱贫比例达100%,村集体收入从帮扶前每年3000元提高到15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帮扶前的3317元提高到9667元,增长两倍。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汪思婷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