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特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三大湾区,汇聚三大湾区优势,成就粤港澳大湾区之大业
◎杜金岷(暨南大学广州自贸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责编/李焱鑫 殷立飞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无论对于整个国家,还是对粤港澳三地而言,都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当前,广东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经济发展质量较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鞭策广东居安思危,抓住关键契机,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步伐,以更高位、更大格局的姿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因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特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三大湾区,汇聚三大湾区优势,成就粤港澳大湾区之大业。
世界三大湾区特色分析
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及东京湾区,三大湾区各具特色。纽约湾区拥有“金融湾区”的名号,旧金山湾区有“科研湾区”的美誉,东京湾区被称为“产业湾区”。
(一)纽约湾区以金融为特色
纽约湾区既是美国金融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一方面,纽交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以及华尔街全部聚集在纽约湾区,是全球金融心脏,影响着全球金融脉搏。另一方面,纽约湾区聚集了众多金融企业,全世界有近2900家知名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均在纽约湾区设立总部或分公司。金融是纽约湾区的一张名片。
(二)旧金山湾区以科技创新为特色
旧金山湾区以科技创新享誉全球,这里汇集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既有苹果、英特尔、脸书、谷歌等国际知名科技巨头,也集聚了数量庞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与此同时,旧金山湾区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湾区每年的科技创新研究成果源源不断,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既有基础研究,也有技术运用,推动着全球科技的进步。
(三)东京湾区以产业集聚为特色
由于东京湾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东京港、横滨港、川崎港等优良港口和十分便利的公路、铁路网络,使得东京湾区一方面购买工业原材料十分方便,另一方面,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国内及国际两个市场,从而使得大量的产业往东京湾区集聚。在产业集聚和发展过程中,产业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目前,东京湾区聚集了材料、零部件、装备等上游制造业及中高端服务业等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征和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尚未成型,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具备金融、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三大特色,具有汇聚世界大湾区之优势和精髓的潜质,比世界三大湾区更为全面。如果能汇聚三大湾区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必将能在不久的将来成就自身独特品牌。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金融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内拥有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大金融重镇,以及港交所、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使其相比国内其他区域更具金融优势。2019年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落户广州,对接广东、海南、福建等省份业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增加了金融力量。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巨头,对于中国金融业乃至世界金融业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金融基础使得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发展可以对标纽约湾区。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科技创新的底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依靠是科技创新。唯有创新驱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香港、广州、深圳各具特色。香港的强项在于基础创新,香港5所高校都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有很强的基础研发能力,在生命健康、新材料、微电子、人工智能等基础研究领域较强,但在技术运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基础研究也较强,人才资源较为丰富。深圳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浓厚,拥有华为、腾讯、中兴通讯等高科技企业,在科技和运用结合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说,这些年深圳科技创新水平远超国内其他城市。香港、广州、深圳的结合,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看齐旧金山湾区。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完善,各城市产业分工合理。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上下游供应链完备,具有“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美誉。另一方面,区域内产业分工较为完善,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可以实现错位发展。其中,深圳的科技创新产业可以与东莞、惠州的制造基地形成互补;广州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可以与佛山的产业基础互补;珠海中高端产业可以和中山的实业基础形成互补。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合理的产业分工,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产业集聚的优势,提高了竞争力。
软硬件同时发力,打造一流的湾区经济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自身优势明显,但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粤港澳大湾区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也要学习先进经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步伐,硬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展,打造更高层次、更具优势、更加综合的大湾区。
一是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既要科技创新,更要制度创新。当前,我国科研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科学基础和运用的研发能力,才能赶超发达国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有科技创新的责任,要勇于承担科技创新的责任,用科技创新带动大湾区经济发展,引领中国产业更新升级。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广州、深圳要重点学习港澳地区的一些商事制度、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国际化水平,使得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二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既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要推进市场互联互通。一方面,要按照《规划纲要》,做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要进一步细化,制定时间表,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的物理障碍。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要扫除机制壁垒,从长远利益出发,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在金融方面,加快金融市场开放,促进大湾区内资本自由流通,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要结合自身条件,形成特色定位,既要做好分工,更要加强合作。《规划纲要》对各个城市定位有清晰表述,但在具体实施时,尚待细化。如果不根据特色进行分工,就可能会导致各城市争先发展金融、高端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等“高大上”产业,使得产业发展雷同、同质化,城市与城市之间抢人才、抢资源、抢资本,导致内部竞争效应大于集聚效应。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差异化分工的产业布局,加强人才、资本、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互惠互利的长远合作机制。
四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既要学习世界三大湾区的成功经验,也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所以发展成功,存在很多共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吸收借鉴。然而,时代在变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所处形势和面临的问题与世界三大湾区不同。另外,中国的国情与美国、日本相比有较大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同属一个国家,却实施两种制度,具有三个关税区、流通三种货币,而其他三大湾区内实施一种制度、一个关税区、流通一种货币。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在学习三大湾区先进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要走中国特色的大湾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