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人口很多,有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在咱们大凉山,女孩子想要外出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的爸爸刚开始的时候就非常反对,他看到,有个到外面打工的姐姐,在外面学会了抽烟喝酒,所以他认为,到了外面,很容易学坏。在爸爸的反对声中,我还是来到了这里,因为我想用知识改变命运。”
从西南边陲“中国贫穷样本”的大凉山到富庶繁华的广州城央海上明珠,跨越1800多公里,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姑娘吉保么沙落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而选择到工美学校就读的2020级社会文化艺术班一名学生。
在海珠区内有着1000多名各族师生共学共住的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工美学校”),她和其他小伙伴收获了一段崭新的人生经历。
突出教育帮扶,价值融入助成长
多年来,十数名来自彝族的小姑娘在工美学校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师生共住共学、共事共乐。
在工美学校范穗斌老师积极奔走和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下,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坚持,吉保么沙落走出了祖辈代代生息的大凉山,独自一人来到广州,拥抱一段崭新的多彩人生。在学校,她追求进步、品学兼优,在各类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2项,荣获“海珠工美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奖二等奖,被推荐为共青团海珠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候选代表。她的成长,改变自身也改变了家人的想法:“爸爸看着我的成绩单,改变了从前的想法,走出去,也不一定会变坏,走出去,也能够学到东西。”
从曾经的逃婚就学到现在的“最美少年”“优秀学生”“元气少女”,类似吉保么沙落同学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困难情况的还有很多很多。
据介绍,工美学校全力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到广州就学,助力民族地区贫困学生享受均等化教育服务,设立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奖学金,基本实现让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就读工美学校期间一切免费;为贫困学生实习就业牵线搭桥,鼓励学生就业创业,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突出立德树人,情感融入促三交
“我和同事范穗斌老师一起到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探访彝族、藏族等民族学生。我们去看了学校2017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曲忠和成来,她们现在在当地幼儿园工作,已经是幼儿园专业骨干教师,正在为杂多县刚刚起步的学前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走出大山来到我们海珠工美学习的优秀学生们,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家乡、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初心吗?”在一次海珠区瑞宝街党员分享活动上,来自工美学校的翟小冰老师满怀喜悦地与大家分享着已然成长成才的优秀学生们。
翟老师口中的曲忠和成来是工美学校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学生,除了他们,工美学校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冯晓蓉同学毕业后考取一大学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选择回家乡北川就职于当地助学组织,以实际行动感恩回馈社会。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沙外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以优秀的品质和技能获得社会认可,被一家大型物流企业外派到迪拜工作。
学校党总支书记蓝伟校2019年主动申请参加广东省援疆工作。其间,担任广东教育援疆驻疏附县支教团团长,率领来自广东七个地市150个教师进疆支教。
邱育玲副校长2016-2017年参加了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工作,担任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教体局副局长。进藏前,邱育玲同志身患重病,刚离开手术台,便马上收拾行装,按时参加进藏工作。在藏期间,他用心为当地人民和教育事业做好事办实事,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波密县教育系统的相关制度,2017年底取得了该县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
工美学校的范穗斌老师是一位看上去瘦削、文静,但内里却蕴含强大生命能量的人。在一次偶然对民族地区的访问中,山区条件之艰苦、山区学生就学之困难深深地震撼了她,那寒冬里衣衫褴褛的孩子、已经短得几乎抓握不住的铅笔极大地冲击着她的内心,也更加坚定了她帮扶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决心。
十多年来,她积极推动广东狮子会、百蹊基金等慈善机构参与助学贫困生,带动学校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关心关爱民族地区贫困生,帮助充实学生节假日生活,甚至连第一次去开家长会,也是作为贫困学生家长出席的。她以真爱真心真情践行着为师者的德与行,为母者的爱与慈,学生们亲切的称呼她为“范妈”,获评2019“感动海珠的最美教师”。
据介绍,近年来,海珠区两年共申报21个单位获评“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数量全市第一。工美学校2022年2月成为首批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文|记者 李春炜 通讯员 海宣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