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潮起大湾区 奋进新征程

2022-06-30 20:05 来源:南方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关注、关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2018年10月,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

  2019年8月,《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台。

  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

  2020年10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

  去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两个方案落地。

  今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出台。

  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发布一系列利好政策,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大湾区建设寄望之重,期许之深。

  殷殷嘱托,南粤回响。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统领全省工作的“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广东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组长的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及系列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起推进大湾区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有力有序推进大湾区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和开展。

  云山珠水,气象万千。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深化,人员往来愈加频繁,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化为现实,书写“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篇章。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20年,总书记又一次到广东视察,释放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强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总书记的重托,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期盼。两年多来,广东省、深圳市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意见中提出的56项重点任务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1项已经完成,筹建海洋大学等45项取得重大进展,共有五方面47条经验在全国推广,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同时,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转化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约12.6万亿元。

  “1小时生活圈”渐成现实

图为港珠澳大桥(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强调,对于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地往来更加快捷,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正式开通,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又在加速推进,大湾区时速最高的广州地铁18号线全线长轨贯通,穗莞深城际、珠机城际一期开通。截至2021年,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建设。

  在口岸建设方面,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大部分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通关效率全面提升。

  在机场和港口建设方面,加快建设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香港机场扩建等。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2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速形成。

  规则衔接有序推进

图为佛山市民自助办理湾区通办业务。(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20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推动三地经济相联、市场相通、民心相向,既要夯实基础设施“硬联通”,也要畅通体制机制“软对接”。广东持续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着力推进三地“湾区通”工程。截至2021年末,港澳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万户;制定23个领域共70项首批“湾区标准”;“跨境理财通”共发生业务5855笔,总金额4.86亿元。

  重大平台引领示范

图为横琴全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供图)

  短短十来年间,总书记先后4次来到横琴,对横琴的发展倾注了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他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横琴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加快推动粤澳合作向纵深迈进。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管委会、执委会和省派出机构揭牌运作,稳步构建“1+1+1+N”政策框架体系,累计注册澳资企业4800多家、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澳门新街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将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房。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前海视察时指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前海合作区聚焦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统筹推进“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坚持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让,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2021年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南沙方案》,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勾勒新蓝图、赋予新使命、创造新机遇。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地,一大批特色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如同一台台引擎,驱动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急速向前。

  创新协同优势凸显

图为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供图)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指出,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视察时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嘱托在心,扬鞭奋蹄。格力电器一直坚持做“全球首创”的技术研发,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行业前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78.69亿元、同比增长11.69%。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增加自主创新产品,4年前打入国际市场的业务如今已占企业营收七成以上。

  格力电器、明珞装备自主创新的背后,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

  做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逐渐形成……2021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占GDP3.14%,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布局建设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拥有10家广东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深圳—香港—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全球第二。

  港澳青年湾区逐梦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供图)

  2020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大湾区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更是港澳青年追逐梦想的好地方。广东多措并举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工作,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已累计孵化港澳创业团队2300多个;持续拓展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携手共建人文湾区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视察永庆坊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的微改造,让老城焕发新活力。截至2021年底,广州已完成787个小区微改造项目,“十四五”期间将改造295个小区。

  广东积极探索拓展对外交流新平台、新渠道,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全省各艺术门类创作活跃、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国家级和国际性奖项近420项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央枢纽鸟瞰图。(图片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

  2018年10月,总书记勉励暨南大学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暨南大学以侨为特色,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目前在全球有138个校友组织、40多万名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他们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高水平使者。

  如今,广东已有43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本科生资格,16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研究生资格,就读的港澳学生超过1万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临床医学首届本科新生入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为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澳门大学在横琴合作区构建微电子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大湾区内地9市有20所新高校筹建或开始动工,其中有8所是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正提速。

  站上新起点,携手开新局。广东必将以更澎湃的激情、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劲的步伐,在大湾区书写大未来。

  总策划 侯小军

  总监制 张纯青

  统 筹 李琳 何静文

  策 划 朱景 李美仪 

  采 写 覃玲 

  脚 本 苏若倩

  剪 辑 李江锐 张琦瑄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