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又一轮的新冠疫情,全市各区都相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与病毒进行赛跑。在番禺化龙镇潭山村核酸检测一线,大圣科技志愿者们尽责维护现场秩序、耐心指导市民扫码登记信息,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并肩作战,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守护每位市民的安康。下文,就让我们通过几则故事,聆听现场志愿者们的心声。
朱焕壁:“行走的复读机”经历很难忘,感谢客户、同事支持
“原本我今天安排有项目推进计划以及业务会议,但前天的服务情况让我感受到形势的严峻,今天收到通知后,特别感谢公司同事二话不说便接手了我的工作,也感谢客户、合作伙伴的理解,改期了会议,还鼓励我不要有顾虑,安心支援,这让我很感动。
这次支援的地点是化龙镇潭山村,到了支援地点后,我们接受了防疫工作培训,就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为了可以提升信息登记速度,让大家尽快明白指引。我这次便充当“复读机”角色,举着二维码反复从队头走到队尾喊着“请打开穗康码,绿码才可以在这里做核酸”、“请提前录入好粤核酸信息”。
用粤语和普通话反复切换,一边耐心指导群众登记,同时又一遍一遍地呼喊着,声音已经沙哑,感觉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就这样工作了将近12小时,但丝毫不感觉疲劳,因为村民的满意的表情,便是我们志愿者的动力。”
杨升平:与小孩子击掌给了我力量
“当天户外气温特别高,队伍中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带着她的小孙子出来排队,我连忙把他们引导到较为阴凉的特殊通道。她的孙子大约两三岁,性格特别活泼,让我想起自己的小孩。期间,老奶奶不懂得操作手机,我就耐心地给她讲解并设置好。突然我的左手被拍了一下,原来她的可爱小孙子想跟我握手,这举动太可爱了,他开心的笑容瞬间把我暖到。设置完老奶奶的手机,我故意把手伸到小孩子面前,‘啪’的一下,他居然跟我击了掌,在一旁的老奶奶也乐呵起来。
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大家互助互爱的人情味,让你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袁家豪:“白衣天使”的称呼让我触动
“我的工作职责是按‘20人一队’清点放行,帮助他们准备好核酸码,并维持好秩序,尽可能的创造安静高效的环境供医生们工作。本以为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经过一轮忙碌下来,才发现全身都被汗浸湿了,那么大的太阳,那么厚实的防护服,我只是穿上了几个小时就浑身湿透,那每天如此的医护人员呢?
在这样的环境下站了几个小时的我,感觉腿脚都有些颤抖,就在我领着新的一批人去往检测点的时候,这批人里有个小女孩她看着我,对旁边的妈妈喊道:‘妈妈,你看是白衣天使!’ 我顿时愣住了,白衣天使?多么遥远又神圣的名词,今天居然被人用在了我的身上,顿时大为触动,鼻子也有些酸楚,我要咬牙坚持下去,用更好的服务对得起这个‘称呼’才行!”
罗志敏:感谢邓华康特意绕路接我,才可以得以按时到达现场。
“4月12日早上7点收到通知要到化龙镇潭山村作支援工作,立马洗漱完毕出门,不巧的是,出发时车子竟然出故障打不着火。为了能准时到达支援区域,紧急联系其他同事,搭上广乘兄弟的车坐到化龙,再联系另一位支援同事邓华康顺上我,很感谢他从新造绕路过来,我才能在指定时间到达支援区域集合。
到了现场,我们穿上白色防护服后,仿佛也拥有了‘大白’的力量,半天下来协助完成了3千多人的检查。中午休息吃饭时间,脱掉‘大白’装,发现大家都是满头大汗。
通过这次的支援工作,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圣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团队精神,我们坚信,有党的正确领导和科学防治与精准施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会尽快结束。”
邓华康:最大成就是为老人家出入护航
“4月12日早上8点接到的电话,原安排下午去支援潭山村改成了早上9点集合,出发的路上接到罗志敏电话,他的车打不着火,为了按时到达现场,临时改变路线接上他再赶去潭山村,到达现场后,根据指示配上防疫装备,迅速就位。感谢志敏的早餐,为我的上午工作注入满满能量。
核酸检测分了两个地点,我跟随安排分配到是原居民检测点,最大的印象就是这次检测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我跟同志们提前安排好椅子,安抚好老人家‘不用着急,累了就坐着排队’,遇到轮椅就叫上同志们一起抬上阶梯,另外在出口处与村委工作人员临时搭建轮椅斜坡板,在一声声‘靓仔,谢谢!’中,找到了不少满足感。”
黎湛升:工作和志愿服务两不误
“4月12日,我响应集团的号召,前往化龙镇潭山村支援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了不影响工作,赶在下班后18:00去到潭山村,马上进入协助老人填写信息、生成核酸码、检查核酸码是否满足要求等工作。
受检人员分组真是一个‘技术活’,医护人员是每20人一组进行检查,因为需要3个医护人员同时进行检查,如果分配不均,很容易出现有些医护人员在等人凑够20人,有些医护人员面对过多受检人员等现象,影响效率,因此必须记清楚每一组放进的人数,才能刚好达到一个样本的数量。”
刘华:医护人员更加不容易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志愿活动,其实大家做的事情看着简单,实际上很考验耐心,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穿着一层防护服,动几下就全身是汗水,医护人员穿得更厚,他们真的不容易。抗疫这个事情,我感觉真的要大家互相配合,志愿者、医护人员、居民同通力合作,才能把疫情防控做好。”
方元哲:“谢谢”两个字真好听
“还没做志愿者之前,都知道医务人员很辛苦,由于近日广州疫情的突然新增,有幸加入到了防疫志愿者的队伍,如愿像医护人员一样,能够为大家做一点事情。
服务过程中我发现,老人家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真的有困难,要对他们多点耐心。查核酸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朋友,好多老人就不太会用手机,不知道怎么把核酸码调出来,然后有个奶奶就一直说:‘谢谢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们这些老人都不会弄,要耽误好多时间。’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道谢,但其寓含的意义格外深刻。总的说来,做志愿者最大的感想就是‘谢谢’两个字真好听,也许是因为这个过程有太多让我触动的事情吧。”
吴俊霖:PDCA体现广汽工作方式的重要性
“清晨6点手机微信响起那一刻,我便‘打锣式’地挨个通知队员,逐一交代好工作背景、任务地点等信息,在简单洗漱后,我快步赶往支援地做准备工作。因为新的支援地一切都是未知,而且附近还设了新检测点,需要尽早熟悉场地和流程,以便更快投入工作。
虽然有的同事是第一次参加,但作为程序员他们,给我感觉都是精益求精的,每次接待完一波人后,我们总会简单凑在一起交流,通过进行PDCA总结和经验分享,核酸检测的速度相对提高。
我们团队最后比原定目标早了一个小时完成检测任务,看着村民们悉数散去,我和身边的队友打趣说道:‘看来今天早上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是责任啊!’。”
作者:张捷操
作者单位:大圣科技
版权声明:作品版权归南方网、粤学习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