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变动的影像,不变的使命

2021-11-19 14:47 来源:南方网

  随着视觉传播时代的来临,影像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图片已不能满足受众升级的感官要求,视频、VR等成为更受欢迎的影像叙述形式。这种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新闻摄影,摄影记者们如何面对静态照片到活动影像的转变?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新闻照片在当下的意义又是什么?

  11月8日是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谷河青年专访了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希望在新闻发生剧烈变动的当下,探讨新闻摄影的创新与坚守。

  走进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办公区,墙上贴满了摄影记者们拍摄的新闻照片。一张题为《紧急救援 逆火前行》的照片十分醒目。这张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照片中,消防员背对镜头,走向熊熊山火。“逆火前行”,这既是消防员的工作常态,往往也是突发新闻事件下记者的真实写照。

2019年12月7日,来自英德东华镇的消防队员正在扑灭大面积的烈火。(董天健 摄)

  “即使再危险,摄影记者都要进入现场”

  视觉新闻部主任罗彦军介绍说,部门内有三个工作室,分别是采访工作室,负责采访、拍摄;编辑工作室,负责视频剪辑以及影像稿件的编辑发布;融媒体工作室,负责图片视频相关的平面设计。工作室的设置体现出“从采访到编辑到包装是一个生产链条”。

  梁文祥是这个生产链条中的一位“半路出家”的摄影记者,他20多岁从江西来到广州,开始打工生涯。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南方报业集团,成为一名负责冲洗照片的暗房工人,而在当时摄影部主任梁伯权老先生的影响下,他喜欢上了摄影,开始沉迷于光与影的世界。

梁文祥在广州火车站进站口前举着他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00年,在同样的地点,一具吸毒者的尸体被抬走。

  2000年1月16日,梁文祥以一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潜入广州火车站吸毒人群中,“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买了意外保险,也写了遗书”,他没敢告诉家里人,明知危险,他还是一个人去了。和吸毒的人混在一起,买烟和他们一起抽,一起蹲着吃盒饭……以聊天打交道的方式走进他们的生活,甚至还有不少人叫他“大哥”。

  就这样,一个月里他拍摄了30多个胶卷,1000多张瘾君子的照片。照片上的他们瘦得可怖,神情恍惚地拿着针管刺向自己。吸毒的母亲为了戒断几个月大孩子的毒瘾不给他喂奶,孩子在哭泣。梁文祥说,“要把这些披露出来,这可以拯救很多人,就算遇到不测,那我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了,我觉得应该也值。”

  二十一年过去了,他还能回想起那些曾叫他“大哥”的人因吸毒而失去生命的场景,“亲眼看见他死了,有好多人,我都亲眼看他们死了”。他们毒瘾未发作的时候很有精神,会笑着说等他们回家了让梁文祥把照片寄到他们家里去,“但是他们都是自己安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的”。

  这组图片一经发出便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而对梁文祥而言,这也是他摄影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组照片。

  2002年《南方日报》改版之后,开辟了《视界》图片专版,每期围绕一个新闻主题刊登6-8张图片,用图片与文字的交织展现时代的故事与变迁。用影像进入故事现场,这一度引领了业界风气之先。

  “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只有自己主动加入这行,才能更好地去体会”,和梁文祥一样,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张由琼也认为,即使再危险的情况摄影记者都需要主动进入(突发)现场。

  2018年,张由琼参与了台风“山竹”的拍摄,他和一名同事躲在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街角拍摄,突然看见天上好像有白纸在飞,落近了才发现是铁片,几乎是瞬间,张由琼的同事头部受伤。他看到被消防干部疏散的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回到渔船上,去抢救屋子里东西的路人误触水里的电线被电晕……

  身处其中,张由琼想起看到新闻评论下那些“为了钱连命都不要吗”的指责,但他理解,“因为那些是他们的生计”。每一帧画面都是自然灾害的真实写照。“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人性是特别真实的,根本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2018年9月17日下午,阳春市中心城区被淹没的街道,一对夫妻搂在一起,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前行。(张由琼 摄)

  9月17日上午,台风“山竹”渐渐远去,阳江海陵岛一带仍不时有强风暴雨,不少渔民冒着风雨前去查看自家渔排。(张由琼 摄)

  “希望有些东西可以留存得久一些”

  “瞬间是稍纵即逝的”,张由琼在采访中说。面临危险也好,判断拍摄角度也好,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并迅速做出判断。“有些年轻人过马路都在玩手机,养成这样的习惯,”他双手向上摊开,眼睛睁大了一些,“在(突发)现场你就懵了,(面对危险)躲都躲不掉”。张由琼描述新闻摄影是一门“手艺活”,不是流程化和规范化的。

  行云流水、驾轻就熟的“手艺”需要不断的锤炼。火车站和城中村都是梁文祥长期拍摄的主题,同样一个题他每年都会反反复复地去拍。“我不会同一个时间去拍的,有天蒙蒙亮去的,晚上去的,中午去的,通宵也试过”,陷入回忆的梁文祥语速加快了一些,“你就是觉得要最好的”。

  报社每天会把同行的报纸放在一起对比,看看谁拍的最好。梁文祥在现场拍摄时也会观察周围,如果没有看到其他媒体就会想是不是有更好的角度,就到处再看看哪里能拍出最好的照片。有时候梁文祥在警戒线外拍照,一转身,工作人员把警戒线又往外拉了一截。

  在这样的反复和锤炼之中,他们抱定的信念只有一个——记录现实。从2000年开始,梁文祥一直都在记录广州火车站的故事,至今已有20多年。从一开始震惊全国的“吸毒”和“偷抢”的混乱到后来治安越来越好,春运不再那么拥挤,还提供茶水,更加有人文关怀。杨箕村的专题也已经拍摄了十多年,“我拍的照片会经常给村民看看,现在他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看着图片会回味起之前的生活。”

刊登梁文祥作品的报纸版面

梁文祥作品展的留言本

  新闻是新鲜的,当下的事实,因此一度被称为“易碎品”。罗彦军却希望能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持续的创新,另一方面如果有机会去经营精品的话,还是希望有些东西可以留存得久一些。”

  瞬间是稍纵即逝的,摄影记者的工作则是将瞬间永恒定格,使之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新闻分很多类,我就喜欢纪实的,因为生命力比较长,时间越长越有价值,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梁文祥说。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对现实的忠实记录完成了关于“当下”的叙述,随着时间的变迁,新闻最终汇入历史的河流。

  “不能为了创新硬去做一些无效的东西”

  随着4G、5G技术的发展,视觉内容生产成为流行趋势。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新闻成为摄影记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是会有冲突的,以前我们只需要好好拍照片,现在还要拍视频,做直播。”张由琼说。现在的媒体发展需要记者有多种技能,冲突来自于面对同一场景到底是拍摄照片还是视频。他认为要视现场而定,“没有一个定论的,无论用视频还是照片还是文字都只是工具,为了最好的表达效果而已”。

  视觉新闻部主任罗彦军介绍说,策划影像专题已经成为南方日报视觉部一项主要的工作内容,根据专题的大小和拍摄制作的规模,更新频率从半天到几个月不等,通常由小组合作完成。以今年6月推出的穿越机航拍系列短片《穿越百年南粤》为例,这一大型策划共拍摄23则短片,覆盖了广东的21个地级市,从4月便开始筹备,前前后后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这类大型的专题策划,其他类型策划的制作周期会稍短一些,“可能有时候半天就要赶一个小专题出来”。但从范围上来说,视觉部还是会更侧重于总部广州的重大选题报道,各地的记者站则会承担部分日常报道。

《穿越百年南粤》片段

  在罗彦军看来,一个好的影像专题应该具有好的故事性和好的传播效果这两个因素。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流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评判指标,如果只看重故事性而忽视了传播效果,那么就会变成“自弹自唱”。

  “存在即合理”是张由琼面对新闻摄影转型的看法。然而“存在”背后是用户越来越“刁”的口味。

  “前几年很流行航拍,几年之后就审美疲劳了。我们今年上半年尝试了穿越机,可能很快穿越机大家也疲劳了”。罗彦军微微笑着,语气却有点无奈。但他坚持表达方式应该服务于目的,“不能为了创新硬去做一些无效的东西”。

  另外一个挑战则来自于随着信息发布平台的增多,普通公民有时会更快地发布新闻,记者正在失去“第一现场”。罗彦军认为还是要努力去抵达现场,“不能不试就说我做不好”。

  更重要的则是对事实的核实,张由琼认为非专业记者和专业记者其中一点区别就是对相关人员的采访和后续进一步核实情况。张由琼的双手合成一个圈,在桌子上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第一现场错失了,还有第二现场对吧?”

  记录,是永恒的使命

  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体逻辑已发生重大变化。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借助自媒体,公众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其中不乏优质内容创作者、新闻第一现场的见证者。

  梁文祥认为,这是时代在进步,因而专业媒体也应当进步,“转型是必然的”。

  据《南方日报》报道,南方日报社总编辑黄常开认为:“每个媒体都要在这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改革之路,南方日报的路就是——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其中,作为“现代传播重要特质”的可视化,也意味着更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比如短视频、H5、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

  罗彦军坦言,很多时候第一现场被自媒体所掌握,这对于专业媒体而言“是一种压力的倒逼”。然而,他也指出,相较于自媒体,重大新闻主题和新闻现场的报道、深度报道,包括从采访到表达各方面仍然是专业媒体的优势。

  “我想有变的和不变的。”罗彦军说,“但万变不离其宗吧,对于新闻的理解、判断,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表达、创新,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他看来,特效、实景搭建、航拍等新的表达方式其实最终还是服务于新闻报道,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历久弥新,否则只是“易碎品”。

  “无论是视频、照片,还是文字,它都只是工具,它都是我们去表达这个报道、表达我们想法的工具。”张由琼说,“提问能力、突破能力,才是记者最核心的能力。”

  无论环境、工具如何改变,“记者的使命,就是记录。”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