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而显得无比珍贵
当生命旅程抵达终点
遗体捐献者以超越生死的抉择
将身躯化作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基石
诠释着生命价值的永恒延展
近日,韶关学院医学院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迎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25年首例遗体捐献,捐献者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市分公司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87岁老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役军人。
这位老党员和妻子都曾身着戎装,保家卫国。妻子早年曾在基层卫生站工作,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医疗事业。在生活里,这位老党员性格随和,家庭氛围其乐融融。他从不搞“一言堂”,遇到事情总是和家人商量着办,在这样民主又温暖的家庭环境里,晚辈们都对他敬爱有加。
临近晚年,这位老党员希望能在身后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在了解到大体捐献能为医学事业添砖加瓦,帮助更多的人后,便毅然决定逝世后捐赠遗体。起初,家人心中难免有些顾虑,但在这位老党员和妻子耐心的沟通下,家人最终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尊重老人家的心愿。
回首往昔,这位老党员抗美援朝历经枪林弹雨的经历,让他深刻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并铸就了老人家坚毅开朗的性格。他关爱晚辈,总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孙辈们讲述那些热血沸腾的战斗故事,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做有担当的人。而他的妻子读过书,深深明白知识的力量,也一直鼓励晚辈们多读书、读好书。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孙辈们都乖巧懂事、知书达理。
近期,这位老党员安详地走了。遵照老人家的生前遗愿,家属们毅然在志愿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了字。在这位老党员的引领下,其家属也同样心怀大爱,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如今,这位老党员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和其家人的大爱无私与奉献担当。他们的选择,不仅是对医学教育的支持,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福祉的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