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国家,父母都是境况良好的白人,他们生活在蓬勃发展的社区,把我们送进了一流的学校。种种这些因素让我们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然而,还有数十亿人生活在这些分界线的另一边。对于其中的几亿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注定充满艰辛。”
这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下称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夫妇在9月17日发布的2019年《目标守卫者报告》卷首语中说的话。盖茨夫妇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一份《目标守卫者报告》,以追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称SDGs)的完成进度,并在各国领导人齐聚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布。
“在我们撰写这篇文章时,全球仍有数十亿人预计无法达到这些目标(SDGs),从而过上体面的生活。”盖茨夫妇说,“如果我们想要加速进步,就必须解决不平等问题,不再让运气决定人的一生。”
今年的报告就把焦点放在了全球不平等上。9月5日,比尔·盖茨在与中国媒体的电话采访中说,虽然每个国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不平等最极端的表现是,有的地方的儿童无法活到5岁,或者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身心发育不健全。报告显示,以乍得和芬兰儿童死亡率为对比,虽然乍得的人口总数仅是芬兰的三倍,但乍得儿童的死亡几率几乎是芬兰的55倍。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各地(即使是卫生和教育状况最差的地方)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改善,但仍有4.3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15)缺乏基本的卫生和教育条件,而且国与国之间、各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两性之间都持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这次采用了一个新的分析方法,对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我之前就料想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会很大,但结果仍然令我感到惊讶。”盖茨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印度表现最好的地区几乎和美国处在同一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仅为1%,而且大多数孩子都能上大学;但印度表现最差的地区却和非洲最差的地区情况类似——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超过10%,也很少有人能完成高中教育。
要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盖茨说,“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为全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切实了解女性的生存生活条件,并确保避免因气候变化导致各国发展出现倒退,尤其在非洲和其他赤道地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这些地区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非洲情况正在引起盖茨基金会的担忧。报告称,理想情况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应该与南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相仿,即贫困人口占比直线下降。然而,根据目前的预测,该地区从现在到2030年的进步速度反而会相对放缓。
在谈到中国的发展成就时,盖茨表示,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最佳榜样,包括提高健康和教育的绝对水平、切实解决不平等问题等,中国还制定了到2020年消除极端贫困的宏伟目标,并极为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这很了不起。他表示,盖茨基金会正在开展项目,以支持中国实现这一非常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
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严峻
在讨论不平等议题时,今年的报告依然重点关注了气候变化的挑战。“最不公平的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恰恰是全球最贫困的农民。他们没有做任何导致气候变化的事,但因为自身生计依赖于雨水,导致他们会首当其冲。”盖茨夫妇在报告中说,“这些农民没有资源对抗干旱、洪水、牲畜突发的疾病,以及破坏庄稼的新型害虫。”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挨饿人数连续第三年上升至8.216亿,其中,非洲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当被问到2030年前实现“零饥饿”SDG的前景时,盖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道,“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问题并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它对贫困国家来说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尤其是非洲的贫困国家。”
盖茨还说,“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问题及相应的营养问题的确在这些国家构成巨大的挑战。”联合国的另一份《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也显示,2018年,共有2900万人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而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其中绝大部分都居住在非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之后,全球在改善种子、了解土壤情况、教育农民、低价向农民提供适当的化肥等方面投入之少,令人感到震惊。”盖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非洲的农业生产率只有中国和美国农业生产率的1/4。
从积极的方面看,盖茨认为,通过向非洲引进更优良的种子、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更有力的资金援助,将有很大的空间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率。“你刚才提到的非洲面临的严峻粮食挑战,尤其考虑到未来非洲人口将增加超过一倍以上,我们必须为非洲农民提供帮助。如果我们做到这些,情况将会改善。”
报告指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尽管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大规模生产者,但他们获得的收入只占很小的部分,因为他们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没有更好的种子和化肥、缺乏专业知识,而且没有途径销售他们的农产品,而且无论是小规模还是大规模粮食生产者,两者的收入均普遍低于其他地区。
在非洲推广中国农业技术
在农业合作方面,盖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盖茨基金会正在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坦桑尼亚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能将产量提高至少一倍。“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学习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率的经验,帮助非洲解决营养不良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从2011年开始,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Morogoro)开展试点项目,推广中国成熟的玉米种植技术。在创新种植技术和本地培育的优质种子的双重推动下,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高了一到两倍,有些地区的产量甚至提高了三倍。
中国技术如何能让坦桑尼亚玉米产量翻番?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李小云9月5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中国媒体,考虑到当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他们专门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不需要过多的外部资金,从而实现玉米在低水平种植基础上的提升。”
盖茨对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在坦桑尼亚开展的玉米增产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经说道,“谈到农业创新,浮现于大多数人脑海的会是一些尖端科技。但在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有时一些看似‘简单’的技术则能发挥很大作用。”为了让更多坦桑尼亚农民受益,盖茨基金会正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团队及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广该项目。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9月5日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中国是世界上少数以小农户为主的国家之一。中国农民在提高作物产量,带领家庭摆脱贫困方面拥有非常成功的经验。非洲的农业发展也主要由小农户推动,因此中国的经验对非洲非常适用。
盖茨认为,帮助非洲发展农业对该地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需要提高非洲的人均卡路里摄入,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利用提供给他们的教育机会,发挥出自身潜能。”盖茨对本报记者说,“所以,农业在这些非洲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联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七方在湖南长沙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旨在利用合作伙伴优势,加强中非在水稻领域的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