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连续数月低迷,仍有企业长期看好这一市场并积极布局。近日第十七届广州国际汽车展会期间,在车展首发新车数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展出数为182辆,相比去年的150辆增加超过两成。
另据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下文简称“TÜV南德”)日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介绍,该公司本月启用了其常州新能源汽车检测实验室,也就是南德新能源汽车(江苏)有限公司。这是该公司继德国、加拿大之外全球第3个覆盖单体、模组、系统全检测项目的实验室,也是其全球投资金额最大的动力电池检测基地。同时,TÜV南德广州实验室也已部分投入运营,并预计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开业。
“我们看准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趋势是向好的,包括车型、可靠性、出口等方面。”南德新能源汽车检测(江苏)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海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此(需求)已经迫在眉捷,我们要加快投资。”
无惧“阵痛期”
今年7月以来,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阵痛期”。从数据上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4个月下滑,且降幅并未有明显收窄的迹象。此前已有分析指出,按照目前的走势,今年很可能出现近十年以来首次全年销量负增长。
不过,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在近日广州车展期间表示,尽管可能不及以往那般迅猛,但仍旧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在2020年继续增长。该公司规划将在2025年前推出30款在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并完成新能源汽车在整体产品组合中占比超过35%的目标。为此,大众将在2019年年底推出14款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并希望能够在2025年实现在中国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2028年集团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市场。
11月26日,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势确实需要分长期、短期来看,长期来看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仍是向好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政策的中长期支持都还是比较稳固的。积累了这么长的时间后,其实基础设施、法律、用户接受度等多方面也都在进一步提升。”他说,“从市场中长期的基本面来看,还是一个比较良好的态势。”
此外方寅亮还指出,目前主流车厂也几乎开始全线布局新能源汽车,不少品牌已经或是即将发布最新版的电动车。“所以我相信,主流厂商也开始把这个事情看作一个战略性的中长期重点,开始以比较好的产品来布局起来了。”他说。
不过短期来看,则是仍存在不少不利因素。“整个的车市并不是特别理想,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消费者本身也会更加谨慎一些。”方寅亮表示,“如果看得再‘短期’一些,这一轮国五标准到国六标准的切换期里,大量的国五折扣车进入市场,性价比较高,这对新能源汽车也有一种短期的替代效应。”
此时也正是一个“洗牌期”。他说,“大家很可能还是会有持币观望的态度。”
对此,许海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的放缓甚至洗牌,并不能说没有在预测之内。“补贴的退坡可能会让很多需求受到抑制。”他分析,消费者也会选择观望,在考虑购买选择的同时也会考虑车企能否在今后提供长久、稳定的维保;此外,一批车企的产品在2017年至2019年这段时间集中上市,也会导致差距慢慢被拉开。“这个差距势必加剧竞争,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
“任何一个市场,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面临竞争。”许海亮表示,“但是拉长时间轴来看,从更宏观的能源、环境等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今后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他表示,在2018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的供求关系都还是需求远大于供给,测试资源非常短缺。
据介绍,TÜV南德常州新能源汽车检测实验室规划于2017年,2018年开始落地。经历选址、装修、设备引进和人员到位,以及人员与设备的磨合,2019年底正式启用。
许海亮指出,常州实验室的启动正是TÜV南德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的结果,实际上,公司目前已按照北、中、南三个区域进行实验室布局,已从区域地理上选择出就近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位置。
离“平衡”还有一段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也在近年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据TÜV南德依据媒体公开报道的统计,2011年至2014年,已报道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每年都在4起或以下,而从2015年和2016年则迅速上升至了14起、29起,2017年至2018年累计为59起,2019年至今也已有40起。
TÜV南德的分析显示,基于公开报道资料统计的事故原因中,尽管机械、环境、过热、电滥用是一些热失控引发事故的诱因,但目前仍有许多事故源自未知热失控,这对电池的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可靠性与滥用测试或许可以很大程度上寻找出潜在热失控的风险。
不过许海亮也指出,尽管看上去有很多事故,但就整体数量和比重上来看,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的事故并非“猛如虎”。这更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带来的现象,如今的市场距离 “平衡”尚有一段距离。
许海亮认为,外界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关注,正一定程度上促成着市场在“平衡”问题上的扭转。“也就是从之前的快点出货、快点上市,到更多对质量的关注。”他说,“更好、更安全、更可靠的车才能走得更远。这个转变是新兴行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他指出,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产品的上市都首先需要充分的研发和验证,在汽车或电池行业,这就要靠充分的测试。“用充分、甚至是一些极端的试验,模拟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场景,看电池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他说,“谁做得充分,就一定更安全。”
但这也带来了矛盾。“若要做得充分、全面、严苛,那产品上市时间一定会受到影响。”许海亮表示,“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测试、验证和认证,来规避很多问题,帮助客户在安全和上市时间上去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平衡。”他进一步解释,“这也是其他产业的普遍现象,越是充分竞争、规模越大的市场,第三方(检测和认证)的价值也会显得更为重要、稳定。”
另外据方寅亮介绍,目前的监测主要可以分成两类来看。首先是国家强制性的检测,这类似于电子消费品的3C认证,是基础的安全性、准入性的检测,其目的在于保障所有未来面世的产品符合国家在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另一类则是市场化的检测。“每一家企业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或多或少都需要对产品表现、极限等进行测试。”他说,“新能源汽车一方面相对来说发展还比较早期,不见得大家所有的设备都齐全;另一方面,包括像新势力造车等企业也会借由外力来做相关的测试。因此市场化的相关检测服务会有较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