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专题推荐 2022 > 遇见七夕 > 融媒策划

相约七夕|这些传统习俗你了解多少?

2022-08-04 22:43 来源:南方网

七夕节

又称双七节、乞巧节、巧节会等

是我国传统节日

文人雅士的诗句中曾这样描述

“十丈长筵五色香,香奁金翠竞铺张”

可见七夕场面之盛大

你知道七夕有哪些民俗活动吗?

1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在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这一天晚上要在庭院内陈列“巧果”和各种瓜果。人们一边吃巧果一边仰望星空,祈盼自己变得心灵手巧。

2

  七夕贡案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传统民俗文化,基于牛郎织女传说,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手法,是七夕乞巧风俗的主体和主要表现形式。每到七夕,女子会以农作物为制作材料,手工制作各式各样的贡品,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追求美好爱情婚姻。

3

  七月初六晚“拜七娘”是岭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风俗之一,始于五代。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记家乡风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当晚,女子们会在祭品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向七娘许愿。

4

  “卜巧”之俗,就是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流传最广的当数“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5

  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在七夕佳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少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并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浪漫热闹的七夕

搭配有趣多样的习俗活动

不知你感受到了吗?

除了上方提到的七夕习俗

你还知道哪些?

  来源:南方网综合自中国政府网、人民网、广东省人民政府网、故宫历史网

  统筹:廖智晟

  文案:韩薇、谢颖(实习生)、 张颖珊(实习生)

  设计:杨晨悦

编辑:韩薇   责任编辑:陈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