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致敬奋斗者|杨岩: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门下弟子屡屡敲响金钟

2022-05-01 11:33 来源:南方都市报

WechatIMG55.jpeg

杨岩/受访者供图

  杨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兼声乐歌剧系歌剧中心主任、国际歌剧教育学会副主席、中国声乐家协会执行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因至今学生数十人荣获十二项金钟奖奖项,他也被业内称为“常常敲响金钟的人”。

  杨岩的第一届学生方奕,在2017年时为其制作了一张专辑《柔声倾诉》,在封面背后的小记上写道:“为老师制作专辑是我多年的心愿,也是我的荣幸。挑战、创新、讲究,是杨老师一直的教学与音乐表演理念,我们师生29年!永远29岁!”

  颇有质感的专辑掂在手里,是多年亦师亦友的厚重情谊,而眼前的杨岩由北向南,从舞台到讲台,从军人到教授,从唱响乐坛到敲响金钟后,依旧豁达潇洒,神采英拔,让人不经想起一句话——“我们知道,我们俩是永远不会变的,永远的年轻,永远的热泪盈眶!”

WechatIMG624.jpeg

专辑《柔声倾诉》/受访者提供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读大学前,杨岩在辽宁军区做文艺兵,四年的部队历练,出色的个人素质,让他本可以直接前往广州军区歌舞团担任男高音,但他却决定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深造。这是他第一次选择了高校。

  “我二十二岁读大学,不算年轻,在音乐专业系统学习上,我可以说是迟到的兵。但也因此,我很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

  毕业后,拔尖的专业成绩,丰富的演出经验,让各大歌舞团为杨岩开出优厚的条件,但他选择了星海音乐学院,他说,觉得还是需要学校这块净土来充实自己、耕耘自己、丰富自己。这是他第二次选择了高校。

  “当时做大学老师待遇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广州音乐环境也不似北京繁荣,周围人不太理解我的选择,但我还是希望在专业领域上得到更多系统的学习和提升,想把声乐这件事情做好是我一直以来的出发点。”

  杨岩这一选择就是风雨兼程,在声乐教育道路上再未想过转身。1988年至今,他已奋斗三十四载,一直只做一件事——声乐教学与演唱。“这么多年,不算向我讨教的,粗略统计带出过千八百个学生”。

  即使年轻时的杨岩因为唱功漂亮,形象俊朗,加上获得过不少的国内外大奖,几乎获邀参演过所有广东甚至央视的大型晚会,但他演出的主要目的还是想为教学积累演艺经验。

WechatIMG56.jpeg

杨岩年轻时演出/受访者供图

  那个年代也有很多诱惑,杨岩举例下海经商,不少人堆金积玉,但他觉得教育不单有意义,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需要十多年的精力培养学生,梳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也有人说,杨岩你形象好,就应该去做演员,但我认为唱得再好也是个人的事情,而教育可以为舞台为国家带出一批人才。所以,这一干就是一辈子,有教师这一职业奉献带来的自豪感,但我个人也收获很多,从演唱水平到教学水平,我很感谢星海音乐学院这个平台,给我三十多年的时间成长提升。我经常开玩笑说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声乐教育,贡献给了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育。”

  聊及这一话题,才仿佛意识到一般,杨岩抬眸细想,补充道:“哦,我今年九月份就要退休了。那我真就是把这辈子贡献给了声乐教育,回复过往挺欣慰的。”

  说出此话时,杨岩顺手斟茶,面带笑意,神色坦然:“之后继续教书,毕竟百年老店自是吃香的,我也教了30多年,而且越教越觉得有意思,越觉得快乐且有信心。也想投入更多精力培养教师和演员,实现更美好的声乐教学前景。”

  在年龄焦虑普遍压在众人心头的今天,杨岩没有过多累赘繁杂的思虑,未来按照期许,一切如常。也许,这份泰然自若凭借的是他绰有余裕的实力,对个人道路选择的信赖,还有他对学生的热忱。

WechatIMG598.jpeg

杨岩与学子们合照/受访者供图

  “常常敲响金钟的人”

  业内对杨岩有一个雅称“常常敲响金钟的人”。作为目前国内声乐领域最高奖,“金钟奖”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对于很多歌者而言,能够参加就是备感荣幸的事情,获奖更是望尘不及。然而近十几年来,几乎每届获奖者中都有杨岩学生的身影。

  “金钟奖确实是国内声乐演唱者的标杆,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导向性,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舞台实践上。当然竞争很大,相较于国外有着很高淘汰率,选手要在各省市选拔中脱颖而出,获取资格才能进入全国选拔赛,几百上千人参加,最后只有五人捧得奖杯。”

  顶尖的赛事,对于声乐从业者富有吸引力与挑战性,但从杨岩关注2002年第三届金钟奖开始,他的学子就不断斩获这一殊荣。如今金钟奖至十三届,二十年来他有近十位学生夺奖,拿到十二枚奖牌,成绩斐然。

  比起光鲜,杨岩向记者强调,选手背后的付出不是“辛苦”和“努力”几句话就能概括,更不是光靠一腔热血,他们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磨练,甚至历经多届金钟奖才能取得成绩。

  “如拔得第十三届头筹的刘涛,他参加过五次,还有获得三届金钟奖的刘颖,她起初没考上星海,读了两年专科又去做了几年老师,才回来考上本科,接着读了研究生,嗓子也曾生病,需要用药才能发出声。”

  “《沂蒙山》的男一号王传亮,当时也没考上,我鼓励他复读,第二年还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入星海,他这一路也比较坎坷,但经过两年学习他就在国内外拿奖,出演很多歌剧,也拿到了金钟奖,之后国内红歌剧男一号很多都是他,《天下黄河》、《烽火冼星海》、《英雄》等也是他唱的。很励志,可以说每个人的奋斗史都不容易。”

  声乐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作为老师,杨岩也常是拽着拳头捏着汗陪学生全程参赛。平时因材施教自是不必多说,比赛也更是需要他来量体裁衣,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特点优势去选择曲目,也要综合考量肢体语言、形象气质等,“要呈现出最理想的效果,让大家觉得你就是你所演唱的人物”。

截屏2022-04-30 下午1.18.56.png

杨岩学生王传亮获奖“白玉兰”/受访者供图

  年轻时杨岩几乎揽尽业内奖项,还担任过如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等国际比赛的评委。种学绩文,鉴往知来,这些经历都被他融会贯通总结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倒箧倾囊给了学生。

  “严于律己,全情投入,善于教学,善于学习。声乐老师不是万能的,课堂不能解决多数问题,我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大师班与实践课程,向国内外知名的歌唱家、教育家和指挥家学习。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尽管桃李盈门,但杨岩一直强调,奖项对自己与学生是认可,是声乐道路上的一个站点,一个更高的起点,绝不是终点。

  “我希望我的学生明白,不要让自己声乐之路的高光停留在金钟奖上,也不要背上这一包袱,更不要想着把荣誉当成收获名利的工具。要懂得利用珍惜这一平台,更好地创造音乐,享受音乐。”

  “也希望之后金钟奖可以组织巡演,参与到中国原创歌剧的排演中,发挥示范作用,利用好这些优秀的获奖选手,让他们肩负起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和原创歌剧发展与普及的责任。

WechatIMG61.jpeg

杨岩从教三十周年“金钟之星”音乐会/受访者供图

  “连鼓励带吓唬式地教育”

  于学生而言,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而对于杨岩来说,比起拿奖,学生才高行洁更为重要,“我更想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上优化总结,让学生成长更快更坚强,让教育根系扎得更深。”

  杨岩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日韩已成熟系统地向欧美学习了声乐知识,而那时国内仅有周小燕几位老先生接触。如今,差距缩小,逐渐靠拢,中国声乐整体水平提升。

  近半个世纪来,他从学生、老师的视野出发,看到了很多变化,是中国声乐教育历史发展见证者,也可以说是他老师和他们这代人让中国歌唱教学系统化,更加完善。

  “声乐教育其实很难,为什么?大家总说声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每个人情况都特殊,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对声乐学习来讲,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老师首先要能够择出好苗子。不像文化成绩可以后来居上,唱歌要看是不是天生这块儿材料,声音要漂亮,形象个头各方面都要不错。”

  “所以,很多孩子从高中起我就开始关注。有的初露头角,推荐让我看看是否有深造的潜质,有的艺考面试表现出彩,但文化课成绩拖后腿,我会鼓励他再试一年。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正处于懵懂的年纪,一晃时间也就过去了,有老师给他们指点、支持、规划,会让他们信心倍增,这很重要”。

  因为声乐教学非大班教学,采取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形式,加上声部不同、曲目不同,如杨岩的比喻,教学似中医号脉,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培养出一位学生并非易事,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送他们上舞台再走上领奖台,花费十几年功夫是常态。

  “何况还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状态,培养塑造自修自学能力,很多成名的学生都是二等嗓子,但懂得自己下功夫,也有好苗子中途懈怠、迷失方向。艺术教育比较特殊,要在方方面面上引导,我甚至需要连鼓励带吓唬式地教育,可谓不择手段”。

WechatIMG60.jpeg

杨岩与学生,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张文沁合影/受访者提供

  谈到声乐教育,杨岩不满足于素位而行,他也解弦更张,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扛住过压力与质疑声。

  他将学校声乐系改为声乐歌剧系,说声乐艺术顶点是演唱歌剧,要把单一演唱变成舞台歌剧的表现形式,要真正培养演员。“对学生来讲,一堂专业课不如演一部歌剧,后者会带来瞬间的提升。”

  他也早为人先1995年便提出尖子战略,把5%更好的学生通过考核挑出来重点培养。“其实学生频繁获奖就是从这个战略开始的,当时我去研讨会介绍经验,大家会质疑,怎么可以这么干?我就干了。”

  如今多所音乐高校采取这样的形式,而杨岩已领先20年,“有人说这是教育不公平,但我觉得我没有影响原有教学安排,只是让这些尖子加练。这样做以点带面,收效甚好,也让师生更有干劲。总之是经过多年教学,慢慢悟来的。”

WechatIMG599.jpeg

杨岩与学生们一同演出/受访者提供

  “奋斗的初衷一定要热爱”

  愿意沉下心来扎根教育,源于杨岩的责任,更源于他的热爱。他带最多的学生,排最满的课程,但只笑称一句自己是劳模,甚至觉得扛起教学责任于他而言是幸运。

  “其实我是幸运的,虽上学较晚,但可以说少年得志。毕业7年后,在还懵懂时就较早成为副主任,背上了责任,让我对自己要求越发严苛,对工作投入更多。不像做讲师时,虽凭着一腔热血,能唱能演,摸索教育,但对责任心和对行业的敬畏还没有很深刻认识。责任感加深,会让你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发生转变。”

  “不过,奋斗初衷还是热爱。”杨岩最终还是将热爱放在起点上,他热爱音乐教育,热爱学校学子,这份热爱让他对于付出甘之若饴,聊到师生相伴的过往岁月,谈到与每位孩子的师生情谊,仿佛一切历历在目,有欣喜愉悦,有感慨万分。

  2010年杨岩遭遇人生大坎——患癌,甚至进过重症监护室。然而毕业季到来,面对学生的期盼,不顾医生、妻子的劝阻,在医院化疗剃着光头的他还是选择赴约,为此甚至感染了急性肺炎。评价这件事时,杨岩笑着说“我这人确实重感情”。

  “可能你们看我年纪大,但我性格还是很小伙儿的,不是那种不苟言笑,不恶而言的人,我的课堂也挺好玩,我很乐观,也爱生活,只要不影响教学,这样对学生也好。毕竟老师人格魅力也很重要嘛。”

WechatIMG62.jpeg

杨岩/受访者提供

  “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也许就是因为杨岩春风化雨,与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才让他学生很多选择踏上与他相同的道路。令他难忘的孩子有多位,但向记者举例提到王传亮与刘颖等最后选择在星海担任老师时,他神色更加难掩骄傲。

  “王传亮这小孩一米八四长相帅气,毕业后很多乐团、学院都想要他,但他志在星海,说这里培养了他,哪儿都不去。从师生到同事,这种感觉很奇妙。我学生也有的在中央音乐学院做老师,教育这种根系良性的延续让我觉得意义深远”。

  “现在很多学校青年老师上门,我特别愿意尽我所能教给这些真正从业者,学生毕业也许改行,但在校的老师得到提升,会影响更多人,会改善中国声乐教育现状。”

  杨岩在中央音乐学院读研时,他的导师曾说:“我为什么更愿意教你?因为你也是老师,会影响很多人。”这句平实的话一直装在杨岩的心里,如今他想法同样如此,正如他最初提及计划与愿景...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左志红 高春明

  统筹:林少娟 刘婕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设计:郑柏琪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