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伶仃洋,飞云舒卷,碧波荡漾。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艰苦建设,全长约24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建成通车。这不仅是一座交通工程,更是一个跨时代的标志。
龙腾湾区,桥见未来。深中通道将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一桥连通湾区,快速、多元、便捷地连接起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群,促进两岸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得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更加高效畅通地流动,助力形成世界级活力湾区。
7月2日,在广东省委网信办组织带领下,“龙腾湾区·桥见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深圳,深切感受深中通道这座“超级工程”给深圳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澎湃动能。
跨市“畅流”,出行选择多样化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当天,在深圳宝安机场,有一条快线“上新”,这就是中山江门快线。这条快线从早上7点发车,最晚的班车于次日凌晨4点结束,据了解,白天票价(早上7点到晚上11点)60元,夜间票价(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4点)78元。
在候车室,记者看到很多来自深圳的市民前来打卡,“我们去深圳机场坐地铁只要一个站,今天来坐快线,主要想去感受深中通道。以前我们去中山开车需要几个小时,现在去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能轻轻松松去中山打卡美食。”市民蔡先生说。
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乘坐深中快线大概50分钟就能到达中山,开通后每日的人流量约300人次。“如果深中通道有堵车等情况,我们也会有应急预案,选择绕行虎门大桥,确保每位乘客准时到达中山。”深圳巴士集团鹏翔旅运副总经理江鹏说。
也是在同一天,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开通。据悉,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共有2条线路,分别是“博览中心—前海湾”线和“中山国际人才港—前海湾”线。两条线路单程票价分别为18元、15元,发车频次平均为15-20分钟/班。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开通。(彭泽祥摄)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开通以来,“热度”不断攀升。深圳巴士集团妈湾车队车队长田传金表示,专线开通首日(6月30日),共发出去112个车次,客运量超过了3000人次,7月1日,发出的班次涨了近一倍,客运量已经超过了5000人次。随着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开通,深圳成为继佛山、江门、珠海、广州后,又一个纳入中山跨市公交线路版图的城市。
跨境“畅流”,加速湾区融通发展
除了便利市民出行之外,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力、物力、生产、供给、销售等要素将得以更高频地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位于深圳西部港区的前海综合保税区,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到,前海要对标一流创建宜居韧性智慧枢纽新城,畅通深港跨境交通体系,建设更加畅达连通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交通网络。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时间半径缩短,将助力前海服务业半径再度扩大。
前海综合保税区仓库。(彭泽祥摄)
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区内跨境电商蓬勃发展,高新技术龙头企业集聚成势。招商局保税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中通道的通车大大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跨境企业出口退税凭证操作成本节约30%以上,物流时效提升70%以上。“特别是以深圳和香港为策源的跨境流动更加高效,对港店深仓业务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更好助力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
深圳深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瑞国提到,深中通道极大便利了跨境物流业务发展,以往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跨境电商产业集中在珠江东岸,尤其在深圳仓储物流已非常饱和的情况下,电商平台计划向珠西拓展业务,而深中通道恰恰解决了距离的限制。
通则畅、畅则兴。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启动“加速键”,人员往来、货物流转日渐繁盛。深中通道为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刘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