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口岸城市、外向型城市,以及全国外贸第一城,海陆空铁口岸俱全。2022年年初,深圳正式发布《进一步优化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圳积极抢抓“双区”驱动机遇,为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双循环”交汇点价值作用探索一条新路径。
在深圳蛇口的集装箱码头,一派忙碌的景象正在这里日夜上演。仅蛇口港,2022年11月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116.88万标箱,同比增长10.96%。
进出口贸易成本降低,吸引了更多企业选择在深圳口岸进行交易,2022年前10个月,深圳港进出口贸易值达3.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242万标箱,增长5.16%。而“大湾区组合港”改革项目正计划将深圳港口货源腹地纵深拓展至珠三角内河沿线码头。
除了让跨境货物往来成本更低、更加畅通,深圳还利用“双区”优势,进一步探索如何降低跨境商事法律成本。
2022年12月,深圳前海法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跨境商事诉讼规则衔接工作指引》及8个配套制度、2册《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系列白皮书》,推进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不仅让深圳企业的跨境商事诉讼费用成本大大降低,办理时间也大幅缩短。
在这项制度体系下,诉讼规则衔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法官和律师,实体规则衔接则瞄准了商事主体最关注的领域。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民间借贷和公司股权转让是跨境法律中最常见的案件且最容易出现规则衔接不畅,他们从这两类案件入手,编制规则衔接白皮书。
通过推进规则衔接,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选择“熟悉”的法律解决纠纷,这也成为商事主体选择深圳投资创业的“定心丸”。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5.29%的企业表示,投资前海最看重的就是其优越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吸引着众多市场主体选择深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61家在前海布局。前海落户的重大招商和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超1200亿元。深圳市登记的商事主体也已累计达到391.1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黄耀敏 房媛 刘雅莹
摄像:邝骏辉 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