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近,广州大小的河涌早已龙船景盛。说到龙船,大家是否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呢?今天(6月17日),就让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去一家传承了一百五十多年造船工艺的龙船厂,看看龙船是怎样造出来的。
跟着龙船鼓手的节奏,村民合力将龙船从船厂一步步送进河中,完成新船骏水仪式。
这条长42.8米、重达3吨多的龙船可以坐70多人,是广州市白云区蚌湖新联村的第一条传统龙舟。
新联村的这条“传统龙”正是出自黄剑挺等一群师傅之手。黄师傅介绍,传统龙船制作共有八大工序:扎底骨、制脚旁、上大旁、扎彩盘、钉花旁、钉夹旁、扎龙缆、上油打磨,细分下去更有超过100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上大旁”和“钉花旁”,也就是将龙船两侧木板与船底通过咬口进行无缝拼接。单单是这个“掌口”技术,传承人就需要花3年时间学习。
在番禺上漖龙舟制作基地,最鼎盛时曾经有18家龙船厂,现在还有7家左右。
黄师傅的家族已有150年的龙船制作经验,现在传承至第六代。据黄师傅回忆,爷爷和爸爸两代人都是以手工制作龙船为主,一个船厂大约30人,一条“传统龙”的制作周期需要一个月以上。
黄师傅说,做过这么多条龙船,最有意义的还是去年制作的继承了150多年历史的车陂村新“东坡号”。
这边新船骏水,那边旧船保养,这是每年端午前后龙船厂常有的光景。黄师傅希望一代又一代的船匠能为龙船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出自己的一份力。
记者:岑浩 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