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守正创新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不二法门

2024-05-23 23:08 来源:南方网

  5月23日下午,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以“中华文化的品格风貌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气象意蕴”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此基础上,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在东临沧海、西越流沙、北连大漠、南跨五岭的广大地域,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鲜明品格。这种独特精神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立本。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一种文化的确立,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确立。一种文化的进步,本质上也是价值观的进步。儒家的仁义、大同赋予中华文化爱和正义的底色,道家的因循、自然等突出了节制和宽容的精神。二是秩序立纲。秩序是文化的骨干,建立在价值的根据之上,表现在对天地人和社会各领域的稳定组织之中。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中国思想的关键词是秩序。礼乐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秩序符号,礼之别异和乐之合同一起塑造了有序和谐的世界。三是人心立基。人心是文化的枢纽,价值和秩序只有安放在人心之上,才能获得稳定的根基。人由此内化于心的价值和秩序成为道德的人、伦理的人、文化的人。四是教化立俗。教化是文化的功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价值涵养人心,以秩序规范行为,是移风易俗,塑造人格、改善社会的基本途径。五是器物立用。器物是文化的表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体现在形而下之中,器物成为表达中华文化价值和秩序的载体。

  中华文化的鲜明品格集中表现为守正创新的文化气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尊道贵德的价值理想。守正创新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体,连续性是中外学者共同承认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连续性的原因有很多,譬如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单一的种族和众多的人口、大一统的政治形态等,但不容忽视的是守正创新的文化气质。守正的核心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传承,创新的实质是在守正前提之上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三代已经初步确立,发达的礼乐文明就是最好的证明。孔子对于三代的理解,是“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对于古代文化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崇周公,表现出明确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其影响所及,汉儒董仲舒“奉天而法古”,宋代儒家追法三代,确立并弘扬道统,维护的都是这种文化主体性。守正并不是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文化之正才得到延续和光大。每当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华文化总是表现出巨大的创新力量。周秦之变,从封建到郡县,大一统的趋势不可逆转,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顺应这一趋势,构建起一个囊括宇宙、政治、社会、人生的庞大体系,奠定了大一统帝国的文化基础。唐宋之变,从开放到守成,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的凝聚力面临挑战,朱熹为代表的宋儒面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上追孔孟,下辟佛老,以理为中心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和经典体系,重新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中华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守正创新,正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不二法门。

  多元一体是统一性和包容性的辩证综合,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塑造形成的文化格局。从考古学上来看,五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就在黄河、长江、辽河等流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如满天星斗般散布在中华大地,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四通八达、血脉贯通的文化体系。不同地域的文化既呈现出差异性,又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夏商周三代统一政治中心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以及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天下归一。以《史记》为代表,大一统的历史观得到确立,各族群源出于一、纵横叠加,虽有华夷之辨,但四海同源之说为天下一统、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知识支撑。少数民族逐鹿中原,甚至建立政权,观礼乐之盛,慕华夏之风,同时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世界。诸子百家的争鸣、道教的出现、佛教的输入、西学的引进,与居主流地位的儒学不同而和,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立足于文化主体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多元文化因素,始终以多元滋养一体,以一体凝聚多元,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内在于中华文化之中的,是尊道贵德的价值理想,和平性是其集中的体现。道奠定了最基本的价值原则和方向,德是以道来塑造生命和社会。以儒家为例,仁义是道的内核,是爱和敬、情和理、刚和柔、亲亲和尊贤、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以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明明德,便是亲民,便是止于至善。儒家讲仁爱,从亲亲开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推至极处,则是宋明时代儒者常常说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尊道贵德的价值理想,是对强调气力和功利的丛林法则的超越,提供了一个如何面对差异、对立和矛盾的和平方案。如宋儒张载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尊道贵德,塑造了一个群己合一的伦理社会,成就了中华民族刚健敦厚、中正和平的文化生命。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厚重积累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人类现代化进程始于欧洲,逐渐影响欧洲之外的世界。一方面,如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凯尔纳所说的,“现代性自西方普照全球,迫使世界成为一个同质的统一体”,工业化、市场经济、法治观念以及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席卷全球。另一方面,面对不同文明体现代化进程的实践,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特等提出的多元现代性理论,也让人们反思“同质”的限度。“现代性的历史应该看成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和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现代品质的制度模式不断发展和形成、建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化不等于欧洲化或西方化——哲学家冯友兰很早就辨析过这一点,各国的现代化方案是现代化一般特征和独特国情结合的产物,由此形成的现代文明也呈现出“结合”的风貌。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面孔。奠基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什么样的气象意蕴呢?

  这是一个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贯通融合的现代文明。当代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飞跃,又是历史中国的延续。现代性在很多方面扬弃了传统,如民主取代了民本,平等取代了等级,法治取代了人治,但内在于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一旦被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现代化道路激活,便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圣贤的理想和现代价值融通,经由制度安排落实于现实生活。旧邦与新命贯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冶于一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代圣贤的大同理想不正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图景吗?

  这是一个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物质与精神协调并进的现代文明。文明发端于人从自然世界的摆脱和解放,技术、制度与观念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精神世界的拓展,都意味着对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关系的重新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建立在人的自由和解放之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个体的,也是人类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有关生存和生活,也有关权利和尊严。要实现这个目标,科技和文化都不可或缺。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进步都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的可能性,包括现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但这种可能性还需要人文价值的指引才能充分实现于现实世界。物质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精神世界的升华,科技也可能成为破坏自然和压迫人类的工具。一往无前的科技和瞻前顾后的文化一起,才会造就一个有灵魂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现代世界。

  这是一个执著于社会的持续改善、秩序与活力并行不悖的现代文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单子化的个人只存在于理论抽象之中。家、国、天下,构成了个体生活的根本背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民,意味着一个最大限度保障人的自由、释放人的活力的现代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民族、国家的基础,与此同时,充分的留白也给人们自由想象和开拓创新的空间。强烈的使命感、内在的进取心和持续的耐心,共同推动新知识、新思想、前沿科技和未来技术不断涌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生不息、繁荣兴盛提供持续的动力。

  这是一个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自信与包容相互成就的现代文明。一百年以前,李大钊就提出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和中国传统的第三新文明构想。如今,这个构想在“两个结合”中开花结果,体现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进程。全球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幅自古以来人类交往和联系的图景,也揭示了不同文明产生和并存的事实。人类文明从来不是单一的,发展道路也从来不是同一的。道路和文明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可能性,彼此之间的取长补短更促进了共同进步和繁荣。每一个文明都在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之中不断塑造着自己,不断贡献于人类。与此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自信与包容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气象的最好写照。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