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如何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这场论坛信息量满满

2024-05-25 15:13 来源:南方网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在广东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赓续民族历史文脉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此次分论坛由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主持,高星、赵燕菁、方勤、王晨阳分别围绕华夏族群与中华文明的远古根脉、保护“活着的遗产”、弘扬长江文化、坚持非遗人民性等主题展开演讲;何晓军就潮州古城的保护实践进行案例分享。圆桌会谈环节,杨雪梅、王军、张松、赵燕菁、曹劲围绕分论坛主题开展深入探讨。

  要发展旅游首先要做好文物保护

  此次分论坛现场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为“敦煌女儿”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再次亮相文博会,呼吁大家要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

  论坛上,樊锦诗谦虚地告诉大家,“我是给敦煌做了一点事,我在敦煌待了61年,从工作开始一直到现在,但是这个事不能都放在我一个人身上,是我们几代人在接续努力。”樊锦诗表示,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就是要用文物的故事来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她看来,只有把文物保护好了,才能不断深入研究,而研究文物的目的是弘扬,要一代一代地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近年来,敦煌旅游热不断升温樊锦诗认为敦煌旅游热闹是因为有莫高窟莫高窟里历经万年、千年、百年风霜的文物被敦煌研究院研究、保存下来才能被大家看到所以,要发展旅游首先要做好文物保护,撇开文物谈旅游是没有意义的。

  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向更久远的史前推进

  针对华夏族群与中华文明的缘故根脉问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论坛上发表演讲高星指出“中华文明体系的形成与神州大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华夏古人群的连续演化及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是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的华彩篇章。”在他看来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屡次遭受劫难,但每次都能劫后余生并复苏发展,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应该得益于旧石器时代华夏文化多样性和强大的文化基因。他还建议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向更久远的历史史前时期推进,以探寻中华文明的更早起源。

  保护与传承——怎样保护“活着的”遗产?

  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从学术研究和政府实践的双重视角阐述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辩证关系

  赵燕菁认为,遗产的活化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使“死去”的遗产复生,另一个是使不断衰落的遗产能够延续生命。“对于已经‘死去’的遗产,我们可以通过赋予其新的价值,将其‘唤醒’,比如博物馆;对于仍然活着的遗产,我们则要接受其随时间自然变化,只有让‘年轮’演进下去,遗产才能保持‘活着’,保护并留下可识别的自然‘年轮’,是传承活着的遗产的最大挑战。”

  当谈到怎样保护“活着”的遗产时赵燕菁表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让其收益大于损失经济上有一个内在动力,当大环境变动时会启动城市的自毁机制。而保护规划就是为历史街区找到比破坏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利用方式以抵消市场的自毁趋势

  “绣花”功夫留下一个“活着的古城”

  潮州古城三山环抱,在总面积2.33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完好保留720多条街巷,散布着古城墙、古桥、古寺、古牌坊、古井、古府第等众多文物,以及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文物丰富、特色鲜明的一座“活着的古城”

  在此次分论坛上广东省潮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晓军分享了古城保护的潮州经验潮州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等新理念新要求。没有对古城进行‘推土机’式大拆大建,在修复更新过程中,甚至一面墙的修复问题,专家们都会赶到现场开会讨论。多方探讨,修复需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一墙一策’的方法,因地制宜设计,保留墙面原有风貌。没有大规模强制外迁居民,古老街区和丰富民俗相映生辉,留下了一个‘活着的古城’。

  在现场,何晓军还热情地邀请大家到潮州古城感受千年文脉、触摸人间烟火。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主办方供图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