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一——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此分论坛以“以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主办,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深圳市委宣传部承办。
促进文化产业创新
新科技激活文化产业新业态
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在分论坛的主题分享环节,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表示,加快实现“以文兴业”,不是简单地对文化形态进行商业包装,更不是为普通产业披上一层文化外衣,制造宣传噱头。“文化产业承担着优化经济结构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精神、物质双重功能,哪些文化适合开发、哪些文化不适合开发,开发的路径该怎么规划,开发的程度该如何把握,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最好的文化产品,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王慧敏认为,高质量文化供给既不能忽视网络流量、收视率、票房收入等反映群众喜好的指标,也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让“三观”跟着“五官”走,更不能为取悦观众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范”,为刻意逢迎而“失态”。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做了题为《人文经济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的实践探索》的演讲。郑庆东表示,近年来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一波波“网红城市”持续涌现,激活了旺盛的文旅消费需求,开辟了充满想象力的新赛道。“我们应坚持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创造文旅应用新场景,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配套创新文化产业新体验、新产品、新IP,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总经理蔡怀军在发言中提到,最近引发观众关注的《歌手2024》有两大核心创新点,其中之一是融合了长、中、短视频内容交互的新玩法。超级平台新算法的建设,在于长、中、短内容贯通,也在于文化和科技双引擎、双驱动。其中,内容形态、用户需求、产品迭代发生改变,但不变的是价值引领、创意驱动、生态升级。
蔡怀军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绝不是做简单“数学相加题”,而是更有含金量的“综合题”,既要 “向内求索”,也要“向外生长”。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发表题为《大模型如何对我们文化产业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的演讲。吴晓如提到最近非常火热的大模型,在他看来,大模型在助力文化产业创新方面有很多可以应用的场景,比如跨文化跨领域跨语种的交流,“大模型为语音识别、语音翻译等技术的快速进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能力,我们的翻译技术,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原来差不多只支持10个语种,现在已经能够支持七八十个国家的语种。”
“大模型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延伸。”吴晓如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未来整个信息的分发方式,让获取信息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也将带来内容革新的生产方式,交互会走向自然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专家助手。“我们会和这个助手进行沟通、进行共创,这样不断释放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创作的效率更高,创作的质量越好。”
优酷总编辑张丽娜认为,网络影视的跨界融合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影视工业化道路。“中国的网络视听行业像一张‘网’,将内容生产、技术革新、传播扩音等环节,如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再慢慢织成一张包罗万象且彼此相连的艺术之网。”
张丽娜说,“今天随着虚拟拍摄、AI技术等影视技术的使用,就是让导演可以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制片人可以点石成金,让演员能充分地发挥演技,让我们的影视技术不再妥协,让所有中国的造梦者梦想成真。”
开展圆桌对话
文化产业应对AI发展浪潮
在分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抖音总裁韩尚佑,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商玲霞围绕文化产业展开讨论。
AI新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对传统文化产业带来冲击?傅若清认为,电影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从所谓的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模拟到数字,AI技术将会给电影整个产业、电影行业都带来非常大的变革和冲击。“但是就目前来讲,我们所看到的文生图也好,还是本身的AI大技术,对于一个创意产业、文化产品来讲,目前更多的是我们拥抱它,要让它成为我们一个很好的工具。”
傅若清以《流浪地球》为例,提到在电影中实际运用了大量的AI技术,比如用人工智能为剧中的演员培养演员的声音,“我们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电影创作和生产中更好地使用、拥抱新技术,为观众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傅若清还提到,为了让电影“走出去”,利用AI技术,还将电影制作了西班牙语、非洲的斯瓦希里语版本,同期还做了一个粤语版。傅若清还表示,“利用AI技术所生成的人物的情绪处理、情绪表达还不能够完全达到一个创作者或者一个表演者应该能够达到的状态。所以未来AI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探索和需要更好使用的空间。”
韩尚佑表示,在现阶段AI可以较好地帮助大家理解阅读、互动,“但是这些都停留在信息论述、整理、沟通、交流方面。”在演艺方面,韩尚佑觉得,现有的AI在情绪表达上学习不够,在短周期范围内它很难去替代真正的演艺和表达,“AI不能替代成熟的演员,但它可以在创作方面减少大家的负担,收集信息,做简单的效果呈现。”
在商玲霞看来,AI技术是一种赋能,对传统文化产业不能说是完全的冲击。“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是创意和情感,这些都是人类所独有的。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地方应用AI,包括在一些基本的方案,甚至我们会试着让它创作一个剧本,它也能够把骨架写得非常好,有模有样,但是还是缺乏灵魂,真正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内核,它还是很难完全实现。”
文化之所以吸引人,因为它的丰富多样且有趣,而大模型运用了相同的数据,有没有可能导致未来的文化产业同质化?
“长期用户会有自己的选择判断。”韩尚佑以抖音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为例,虽然一些爆款内容会在短期内招致抄袭跟风,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用户有自己的消费倾向和选择,会天然地选择优质有创意的内容,这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而在短期时间内,平台要设置不同的机制和技术保护真正的原创内容,给内容创作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空间,给他们更多的扶持。”
傅若清认为,将大模型放在服务领域,同质化可以提供更高品质、更舒适的服务,但是对于文化产品不适用,特别是电影不具备这样的发展属性,“不同的导演对人物的理解和故事的选择以及创意是天然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AI技术在数据统计方面提供辅助,提升个性化创意效率。”
“技术是中性的,最重要是如何来运用。如果你过度地依赖算法,出来的东西难免缺乏辨识度,趋于同质化。”商玲霞说,演艺行业包括文旅融合的行业,同质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你有了一个创意,其他地方马上就会有类似的出现。对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我们会用合法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同时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同质化、很难被模仿的,也会鞭策自己不断迭代更新。”
在文化产业当中,应是以变应变,才能更好地拥抱这个时代和技术。傅若清表示,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内核。“我们要改变我们的科技,让AI的工具把我们发扬光大,不变的核心是创意、内容,是做高质量内容。”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