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刘寒(中)等官兵在与澳门同胞联谊时表演文艺节目。叶华敏 摄
■驻澳门部队20年
201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如期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升国旗,奏唱国歌!”旋律响起,在场的每一位澳门市民都唱了起来——这一幕,令已在该部队待了近10年的张岩动容不已。
“这么多年来,会唱国歌的澳门市民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哪怕是大人怀里三五岁的孩子,都在咿咿呀呀地跟着唱。谁要问‘一国两制’在澳门是否得人心?我会告诉他,这响彻澳门上空的国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张岩说。
游离了数百年的孩子,重回了母亲的怀抱,从开始的生疏,到如今的亲密、贴心,澳门市民的心,跟国家走得更近了;军民鱼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
“最可爱的人”
2014年12月,驻澳门部队军事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首家境外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由驻军军史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陈列馆两部分组成。据悉,5年来,共有十余万澳门同胞进馆参观。
华南理工大学舞蹈学专业毕业的管刘寒是军事展览馆的讲解员。一次,在70年前开国大典的复原景观前,她提议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一起唱《歌唱祖国》。当时她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首歌是在唱什么?”抢答的声音此起彼伏——
“歌唱祖国的坚强!”
“歌唱祖国的繁荣!”
“歌唱祖国的伟大!”
……
“看着七十年前激动人心的那一幕,我感觉到他们心里已经种下了爱国爱澳的种子。”接受笔者采访时,管刘寒说。彼时的她亦觉得,驻澳军人肩负的使命“光荣而神圣”。
最初驻澳时,市民们对官兵的印象是神秘而陌生的。早些年部队还在紧挨大三巴和金莲花广场的龙成大厦驻军时,没有设隔离门的哨位,是市民、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拍照点”。
最令官兵们忍俊不禁的是,市民们特别喜欢在天色昏暗时争论:“这些哨兵是真人还是假人,为什么可以一动不动?”
“这反映了驻澳官兵严守职责,视形象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张岩称,如今随着文化联谊活动、军营开放日、夏令营等活动的增多,澳门人民对他们更了解了,认同感也日渐增强。“跟我们合照的市民少了,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已经不神秘。”
作为驻军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每年的“五一”军营开放日,已渐渐成为越来越多澳门市民假日最想要的、最好的安排。某官兵告诉笔者,每年派票时天还没亮,市民们就已经搬着板凳排出百米长队等候,火到一票难求。
近几年的军营开放日中,总有澳门市民问驻澳门部队的官兵:“以后我们的孩子长大,能不能当兵?”
“我想,是我们的军营文化打动了他们,走进了他们的心里。”管刘寒分享道,在做指引工作时,尽管与一些年岁已大的澳门人语言不通,但他们会通过竖大拇指等方式对官兵们表达感谢和认可;也总能遇到一些年轻孩子们,真挚地对官兵们说“谢谢你们”。
澳门社会公益活动中,也少不了驻军官兵的身影。20年来,驻澳门部队官兵义务植树18次,无偿献血80万毫升,慰老爱幼40余次、公益捐款50余万元,澳门市民亲切地称官兵们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无声”的战士
早上6时,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的哨声准时响起。士官杨章辉和战友们习惯性地迅速起床,下楼集合。查人报告、活动身体、跑步出操,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
驻澳门部队俨然是置身闹市的“静音”部队。即使全军恢复司号制度,为了不影响澳门市民休息,驻军仍然是解放军序列中极少数不吹军号的部队,早操也不喊呼号口号,尽量减少动静。某官兵笑称:“在珠海训练狂野一点,进澳以后一样狂野,但却是无声的狂野。”
在张岩的记忆中,2009年他随部队首次轮换进澳门时,也是采取了“无声”的方式。
“凌晨2时多起床,但一点也不困,我们以驻守战士的身份来到澳门,心情很激动。我们坐在车里,篷布紧闭,总忍不住偷偷把篷布拉开一个小角看看外面,然后又迅速合上。”张岩称,驻澳门部队每年轮换官兵时都选择在深夜进行,以免影响澳门市民的作息及马路秩序。
这是驻军讲文明、重法治的一个缩影。进驻以来,他们积极适应澳门特殊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亦自觉站在维护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形象的高度,把严明作风纪律当作红线来守。
2017年8月23日,澳门遭遇强台风“天鸽”正面袭击,一时间,全城大雨倾盆,海水倒灌,垃圾成堆,满目疮痍。
那一年是管刘寒入伍的第一年。凌晨时分,市民们都睡下的时候,她们和男兵一起出动了。站在十月初五街的垃圾山上,她第一次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那一刻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我守护的地方,它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对于我们刚入伍的很多年轻官兵来讲,正是一份这样的情怀和责任感,让我们勇往直前,没有退缩。”管刘寒神情笃定。
救灾工程告一段落后,汗水湿了她的脸颊,依照指挥,他们可以稍作休息。许久未进食的管刘寒坐在屋檐下啃起苹果——这一幕,被市民拍了下来。一夜之间,管刘寒在网络上火了,网友们纷纷称她为“驻澳周冬雨”“最美女兵”。
“那个苹果其实是市民小朋友给我的,是他们对驻澳官兵的爱。”忆起当时情形,管刘寒湿了眼眶,“第二天我去饭堂的时候,他们都叫我网红,我懵了。后来我想明白,其实并不是我火了,是驻军官兵火了,是我们和澳门同胞的这份感情火了。”
决战重灾区、转战澳凼岛,清运垃圾、防控疫情……千名驻澳官兵奋战三天三夜后,澳门陆续恢复往日秩序。艰苦过程中,体现出的是驻军官兵与澳门同胞们的鱼水深情。
一名的士司机看到官兵们在清理街道,自愿跟着他们救灾,直到凌晨才回家。
一名老人家过来给官兵们送水,因纪律要求,官兵们拒绝了他。老人家突然“生气”起来:“你们要不要?不喝我就倒了!”见依然没有人接,他默默地将水放在地上后离去……
“天鸽”这样的自然灾害,人们都希望不再发生;但驻澳门部队和澳门同胞这份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感情,却可以永远延续。
南方日报记者 陈伊纯 通讯员 孙炳祥 方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