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韶关: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构建基层善治格局

2022-08-31 23:13 来源:南方plus

  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经验巡礼⑨

  前不久,韶关南雄市珠玑镇“大榕树讲堂”来到洋湖村。在村口大榕树下,驻村法律顾问向村民耐心解读刚施行不久的《反有组织犯罪法》。村民们问得仔细、律师讲得认真,在一问一答中有效夯实基层治理的法治根基。

  民之安乐皆由治。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以来,韶关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柱性工程,探索“一核多元”“三防齐抓”“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纵深推进平安韶关建设迈上新台阶。

  亮点1:“一核多元”

  党组织建立在“网格”“小区”上

  2020年至今,韶关在各县(市、区)选取多个有代表性无物业小区实施封闭式改造,有效改善试点小区偷盗抢劫多发等社会治安问题……上述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级党委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整合各类力量资源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党旗引领风帆劲。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是韶关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的鲜明特色。韶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试点开展以来,该市市县镇三级均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将党组织建在“网格”“楼宇”“小区”上,通过党员引领带动各项工作落实。

  聚焦党建引领,韶关构建了以党委领导为核心,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协同联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市主要职能部门全部纳入成员单位,建立健全统筹谋划、目标管理、考核激励、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

韶关警方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加强制度设计。出台韶关市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并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项规划列为全市“十四五”26个专项规划之一,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强化多方参与。设立村民议事厅、街坊议事堂,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建立社区居委会、社工组织、社会组织、社工(群众义工)“四方联动”机制,推动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

  不久前,韶关市浈江区中山路社区一声“哨响”发布了志愿者活动,挂点在此的浈江区人大8名党员顺利“抢单”。在社区组织下,他们走进街头巷尾清理生活垃圾、“牛皮癣”广告,为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得到人民认可。韶关积极推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常态化制度化,搭建“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网络供需平台。目前,韶关全市292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约有200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累计为群众解决问题3万多件,大大提升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亮点2:“三防齐抓”

  全力构筑群防群控社会治理网络

  基层干部人少事多,如何有效夯实基层治理基础?韶关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齐抓”相结合,全力构筑群防群控网络,严密社会治理防线。

  “红袖章,摩托车店里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好像在偷车。”前不久,莞韶园区“红袖章”队员在街面巡逻时,接到村民举报。队员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前往维修店将嫌疑人控制住,并将其交由闻讯赶来的民警处理……

  加强“红袖章”队伍建设,只是韶关织密市域治理“人防”网的一个抓手。近年来,该市还积极强化司法辅助、法律服务工作、警务辅助等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织密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两张网,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在建强市域治理“物防”网方面,韶关大力加强司法服务、矛盾调处、网格化管理等实体平台建设,并大力加强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同时,扎实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综治中心(工作站)县镇村全覆盖。

  “我们还大力引入相关机构或组织在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推动多种社会资源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韶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市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40087宗,化解率达99.9%。

  在筑牢市域治理“技防”网方面,韶关以“雪亮+智格”项目建设为契机,整合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村级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市县镇村四级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视频图像资源一体运行。

  亮点3:“五治融合”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走进韶关南雄市珠玑镇,清澈的河水缓缓从村中穿过,两岸柳树成荫,一派美丽的乡村景象。“珠玑镇是典型的熟人社区,我们将‘德治’摆在社会治理的重要位置。”珠玑镇党委副书记肖清龙介绍,该镇各村利用节日举办各类群众性民俗活动,居民间口角、纠纷,往往在并肩协作过程中被悄然化解。

  这是韶关通过推进“五治融合”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韶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立足市域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红色业委会”“红色理事会”等基层党建责任项目为抓手,激发基层党建红色功能。搭建“街坊议事堂”,为社区党员与群众搭建起联系交流、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民主议事于一体的平台。

  ——强化法治保障。着力构建科学完备市域社会治理法律规范体系,推动社会突出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网上公示行政许可目录329项,执法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共筑美好家园

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共筑美好家园

  ——坚持德治教化。以建设“善美韶关”为抓手,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持续开展“韶关好人”等推荐评选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共6万多场次,受众240多万人次。

  ——夯实自治强基。加快构建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主导,群众议事、监督为补充的自治体系,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突出智治支撑。以智慧助力“平安韶关”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形成“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100%覆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是一项系统工程。韶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市将继续聚焦社会治理关键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力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权威访谈】

  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

  以法治促发展保善治   激发基层治理动能

  近日,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介绍韶关在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亮点做法和下一步举措。

  南方日报:韶关市作为全国第1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目前进行了哪些积极探索?成效如何?

  陈少荣:韶关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心谋划部署,统筹推进落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在市县镇三级均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制定实施《韶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以法治促发展保善治。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大力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基层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等。四是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五是强化创新驱动,与韶关学院共建韶关市市域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围绕基层智治建设等5个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等。

  南方日报:韶关市在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发挥德治教化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先进经验?

  陈少荣:近年来,韶关初步建立起以打造三省交会平安圈为重要抓手的市域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和以红色品牌为支撑的德治工作体系。在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方面,一是加强圈层防控,打造以城市为中心区、以省市际公路连接点为外圈的“圈层防线”和市内“1、3、5分钟”防控圈。二是加强单元防控,建立完善街面、社区、单位、重点部位等社会面防控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要素防控,围绕“人、地、物、事、网、组织”等要素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在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方面,一是依托韶关798处革命遗址和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平台载体,培育打造社会治理“红色品牌”,有效推动红色文化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二是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积极探索德治教化新载体新渠道。三是广泛开展“道德讲堂”“道德模范”“韶关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渐形成。

  南方日报:韶关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少荣:一是在加强党的领导上下功夫,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确保市域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二是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基层治理、平安和法治建设等领域制度机制,着力构建打防结合、管调结合、疏堵结合、奖惩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三是在补齐社会治理短板上下功夫,以深入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为切入口,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四是在打造特色亮点上下功夫,深入实施韶关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一十百”工程,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韶关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确保韶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高质量通过中央和省验收评估,在实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的基础上争创示范城市。

  【记者】汪棹桴 祁雷

  【通讯员】粤政宣

编辑:孙奕慧   责任编辑:廖智晟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