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其中,坚持“网信为民”,再次强调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连续14年稳居人口第一大省的广东,如何聚民心、护民利、惠民生,肩负起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用心用情用力托举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和幸福生活?
聚民心
“南粤大爱 网结同心”活动常态化开展
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东是人口第一大省,也是网民第一大省,如何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利用网信力量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办好“暖心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学研究室副研究员荀丽丽看来,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善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东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依托信息化技术,坚持“小切口大变化”办好民生实事。例如多部门针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动续费问题联合开展综合治理行动,对企业进行提醒告诫,要求对相关问题立行立改、维护良好网络生态。佛山打造“市长直通车”平台,打通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清朗佛山”微信举报小程序与其他政民互动渠道,清远搭建“互联网+社情民意”平台等,打通渠道与机制上的互融互通,提升群众诉求转办督办的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广东省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利用互联网企业多、网民数量大、民间公益活跃的特点,在公益扶贫、助残帮困和“互联网+社区服务”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切实发挥了网络公益事业服务基层群众、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作用。“南粤大爱 网结同心”网络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展翅计划”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发起“广东省青少年大病救助工程”、打造“i公益i广州”公益品牌……一大批民生项目不断涌现,志愿服务信息系统“i志愿”全省注册志愿者已超1625万人。
护民利
数实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相继出台,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深耕服务,厚植沃土。2021年以来,广东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明确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时间表”“责任书”“路线图”。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需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广东作为数据大省,数据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融合应用场景丰富,在这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探索成立数据合规委员会,首创数据流通交易全周期服务,截至今年5月,已有超过260家会员进场,累计1220项交易标的申请入场交易,累计交易金额超10亿元。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任保平指出,数实融合的未来走向将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一体化,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人才链结合上的深度融合,数实融合也将从消费领域深化到生产领域,从生产融合向研发融合深化。
作为制造大省,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是衡量数字经济尤其是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累计推动了2.7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上半年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了17.6%,其中,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730.4亿元,增长14.7%,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增速。
此外,广东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这一宣传的新窗口新阵地,搭建起数字交流平台,发挥“销售员”角色作用,讲好广东故事,传播广东声音,让广东更好地“走出去”。从“粤企看信心”“经济活力看广东”等系列网络专题宣传活动,再到举办“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广东的高质量发展火热一线,通过实地调研,以全新的传播形态,全景式、立体式展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奋力实践。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为6.41万亿元,增长8.6%;占地区GDP比重由2021年的47.5%扩大到2022年的49.7%,总体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
惠民生
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初见成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数字乡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19年以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加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谈及数字乡村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认为,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具备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的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他建议,通过建设农村大数据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文化娱乐、科学普及、市场信息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广东多地组织开展多场活动,积极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数字治理添砖加瓦:例如潮州举办“潮我看·乡村振兴向未来”聚焦乡村振兴网络直播活动,珠海为阳春市三甲镇开展“情系乡村 助力振兴”助学帮扶活动,江门开展“乡村振兴新媒体采风(开平大沙行)”活动,湛江开展“电商直播·赋能乡村振兴”培训班。
去年8月,广东多部门共同主办“南粤新风采 网聚正能量”全省网络人士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多名网络代表人士实地走访广州、汕尾、潮州、汕头、揭阳,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广东数字农业的试点示范已初见成效。全省建设了增城、阳西、梅县三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国家级试点县,阳西、连山、罗定、濠江四个省级数字农业试点,佛山里水、汕头澄海两个农产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家单位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新兴县数字农业农村试点、番禺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广东数字农业发展具有早、高、全三大特征,创造了诸多第一,与世界发达国家齐头并跑,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5月,清远全市85个乡镇(街道)和1078个行政村(居委)已完成“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接入,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域覆盖。截至今年6月,中山222条行政村(涉农社区)中超八成村(社)已经使用上数字乡村智慧大屏,数字乡村系统覆盖率近80%。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雨亭 袁炯贤 谢小清 李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