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摩罗岛Nzaoudze村,经过中方培训的当地派药员正在给当地村民们服用抗疟疾的药物。
挥别阴雨天,“月亮之国”科摩罗重现蓝天,清晨海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在美景的背后,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曾经疟疾横行,因为疟疾,许多孩子都活不过5岁,当地父母一般都要等孩子5岁后才给他们取名字。
早上8点,在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来自中国广东的抗疟疾团队与科方工作人员就服药安排的各种细节进行讨论。为了实现“零疟疾”的目标,今年9月,大科岛正式启动第二轮全民服药,11日正是全民服药的首日。
科摩罗有着“月亮之国”的美誉,但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曾经饱受疟疾的肆虐。
大科摩罗岛Hamahamet区,户外挂出中科友好的海报。
Oichili区的卫生站,一名等待服药的女孩趴在爸爸肩上。
自2006年起,广东累计派出200多批科研人员来到科摩罗,推广全民服用复方青蒿素方案,仅用8年时间,就实现疟疾零死亡,让发病率减少98%,其中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经完全没有原发病例。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宋健平直言,如今的大科岛已经具备完全消除疟疾的条件。
9点半,中科抗疟团队成员驱车前往偏远的村落,监督发药服药情况。岛上的道路崎岖不平,颠得让人难受不堪。这样的情况,广东专家已习以为常。
“你好!”在村口,村民主动用中文热情地与抗疟团队打招呼,他们开着门等待送药上门。从民众不设防的眼神可看出,他们非常信任中国专家。
在尼匝欧泽村,数户人家聚集在一起,等候派药员的到来。妇女埃莉让五名孩子排队吃药,不同年纪的孩子服用的剂量有所不同。她最小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派药员将半片药用匙羹碾碎,兑水后灌入孩子口中。
Oichili区的卫生站,宋健平(右二)与团队成员督查当地服药的情况。
Mutsamudo村,中方培训的派药员正给一户人家派药,女主人立刻就服用。
大科摩罗岛Hantsindzi村,莉莉(左)等团队中的本地成员正在一户人家里做督查工作。
大科摩罗岛Nzaoudze村,一名妇女展示所要服用的青蒿素药物。
易卜拉欣是当地的一名派药员,怀有身孕的她走街串巷,给村子里的人派发药品。“我想帮助国家消灭疟疾。”她说,希望自己不久后出生的孩子能在零疟疾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7岁的莉莉曾经在中国留学八年,自小目睹疟疾横行肆虐的她曾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如今她换了种方式,加入了抗疟团队担任项目助理和翻译,“我在做一件关乎全民健康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回想起2006年初到科摩罗的场景,广东青蒿素抗疟团队成员邓长生依然印象深刻,“烛光晚餐”是常态,吃饭时要留出一只手赶苍蝇;岛国缺淡水,遇上旱季,他们只能用水坑中的脏水洗漱;最难捱的还是思念之情,因为昂贵的国际长途费用,他打电话时总是掐着表说话。
一名女童准备服用一片半的药物。复方青蒿素药物在非洲抗击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大科摩罗岛Nzaoudze村,几户人家正在排队领取药物。一名男子服下派发的药物。
不同年纪的孩子服用的剂量有所不同。派药员将半片药用匙羹碾碎,兑水后将灌入一名婴儿口中。
广东青蒿素抗疟团队与当地民众合影,村民们都十分欢迎他们。
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里,卢晨光和李国铭正在培训当地医护人员检查血液样本。
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里,一名本地医务人员正进行血液样本检测。
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里,一名本地医务人员正在进行血液检测。
如今,随着疟疾的逐渐消除,岛上生活环境好了,经济条件也好了,网络快了,水电充足了,食物多了,一切都在变好……
9月12日上午,科摩罗国家抗疟中心里,抗疟团队成员卢晨光和李国铭正在培训当地医护人员检查血液样本。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李国铭说,只有本地科研人员熟悉“中国方案”的运作方式,才能更快彻底清除疟疾。
目前,广东有18名科研人员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布亚新几内亚、肯尼亚和多哥等6个国家推广科摩罗成功经验。
傍晚时分,大科摩罗岛上热闹的集市。
傍晚,许多科摩罗人悠闲地在海边下棋。
Mitsamiouli区,孩子们正在简陋的足球场上踢足球。
Mitsamiouli区,孩子们快乐地在海边游泳。
位于科摩罗莫罗尼市的渔港市场,一名男子拎起一条捕获的鲨鱼。
傍晚时分,大科摩罗岛出现美丽的晚霞。
附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2017年全球共发生2.19亿疟疾病例,43.5万人死于疟疾,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疟疾死亡人数占所有疟疾死亡人数的93%。2010年至2017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从每千人72例降至59例,死亡人数相对2010年下降17.2万例。
【文字】黄锦辉 王聪 吴珂
【图片/视频】张由琼
【剪辑】王俊涛
【统筹】姚燕永 王溪勇 林亚茗 秦文纲 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