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粤北第二人民医院肺科护士
战疫感言:粤荆联手,战疫必胜。我是中华儿女,我要用所学的专业技术,为防控疫情贡献光和热。
战疫事迹:1月19日,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粤北二院”)收治韶关市首例疑似病例。20日凌晨,何平与另一位护士进入隔离病区隔离病房开展护理工作。20日白天,病例确诊,何平成为韶关市首批接触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之一。作为隔离病区ICU护理组组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她义无反顾地挑起责任与重担,在战场上连续奋战50天,带领护理组的同事,每天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耐心细致为每一位病人提供悉心护理,并以身作则做好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工作。
“你进隔离病区快1个月了,确定不需要休息一下吗?”“护士长,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还不错,可以继续战斗……”
2月16日,粤北二院决定轮换部分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何平被列入了休整人员名单。得知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找到隔离病区护士长,申请继续战斗在一线。
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已经20年,何平经历过非典、甲流等疫情。谈起坚守的原因时她说:“我想把我积攒的这点经验在实战中传授给年轻一辈。”
疫情抗击下的“授业者”
“院里的这批‘90后’‘00后’姑娘,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医院刚收治病患,就想往病房里冲。”何平说她年轻时也这样。
2003年非典来袭,年轻的何平站到了抗击非典一线。当她一股劲“冲”到隔离病区准备大干一番时,前辈却适时地点醒了她:“你检查过身上的防护了没?进去病房之后你要如何开展护理工作?有预判过患者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吗?”前辈的问题,立即让彼时的何平哑口无言。
17年后,站在新冠肺炎战场上的何平,身份发生了转变,她将当年前辈和她说过的话,给“战壕”内的年轻护士重复了一遍。“在隔离病区,护士就是战士,面对传染病,既不能害怕,更不能轻敌,要做足准备,才能抓住制胜的机会。”
在隔离病房里,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再加上双层手套,让静脉注射这项平时非常轻松的工作变得不寻常。隔离病区里一位患者浅静脉血管细、沉,加上值班的护士护目镜产生雾气,导致首次静脉注射失败,患者随即对治疗产生恐惧并对护士的护理产生了抵触。何平得知情况后,立刻换上防护装备进入病房,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及疏导。“等病人情绪稳定后,我通过抚摸、拍打重新为患者选择了血管,再次进行了浅静脉注射。”何平表示,扎针这活还是靠练,练多了防护服和双层手套就不会成为障碍。
由于在此前已经查看过患者的病情记录,考虑到患者日后治疗需要以及血管情况,何平还在此次操作中为其建立了浅静脉留置针,免去了患者每日扎针的痛苦。她娴熟的操作也让患者更放心,在之后的治疗中也更加配合。
应急演练里的“布景师”
除了在抗疫一线承担传帮带的任务,何平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医院的院感与职业防护老师,但大家更愿意叫她“布景师”。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粤北二院在院内设置了应急演练小组,负责组织院内职工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拥有20年传染病护理经验的何平是小组成员之一,负责演练环境配置工作。何平认为,这是一项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工作。
“例如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它们都是在国外暴发,其他国家的处置流程和我们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的经验我们只作参考。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设计处置流程、布置场景时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何平解释,这就是工作的“难处”。
一切准备就绪,何平的工作却还没结束。在演练过程中,何平还要指导参演人员防护装备的穿脱,担任起“师者”的角色。这是她口中的“易处”,与传染病打交道多年的她对于这些装备可谓驾轻就熟。
“我是中华儿女,我要用所学的专业技术,为防控疫情贡献光和热。”何平说。
南方日报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黄俊 沈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