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9日出征,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三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长,该院肝脏外科主任、肝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扬率领医疗队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简称“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已有整整5个星期。
截至3月16日,该医疗队已累计收治超90个病人,其中85%以上都是重症与危重症,创新“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收治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均名列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的前茅。
“虽然很辛苦也很危险,但医生和护士就干这一行的,该你上就得上。”作为医疗队队长的杨扬说,这就是自己的从医初心。近日,他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通过高效管理找回“主场节奏”
中山三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院的重症病区,开创了“中山医速度”——24小时完成所有物资、工作场地准备和人员培训,48小时内开始收治病人,很快就将病区50张病床收满。
杨扬说,病区里病人平均年龄接近65岁,基本都合并了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医患之间语言也不通,沟通很困难,有的患者甚至不吃不喝,拒绝治疗,精神情绪异常。医疗队员来自不同科室,彼此并不熟悉。除了自身的磨合,还要与同济医院的医务人员磨合、与陌生的工作软件磨合、每个人不同治疗理念的磨合……
作为团队的“指挥官”,杨扬深感责任重大。抵达武汉的前72个小时里,他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下,快速带领团队进入状态?
“作为领队,要搭好班子,做好筹划,沟通协调。”在他牵头下,医疗队迅速设置了医疗、护理、感控、后勤支撑、宣传通讯等几个小组,开始了高效运行。
“到‘客场’救治病人,不能让团队仅仅依靠信念蛮干。高效的管理可以充分激发团队每个成员的最大效能。”杨扬说。运转良好的医疗队很快便找回了“主场作战”的节奏。
首创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
作为一名肝移植专家,杨扬平时所管的病人都是重病人,很多都处于濒死状态,治疗难度更大。这样的学科背景,让他更关注新冠肺炎患者的整体全局情况。
“如果治疗只关注肺,其他器官的疾病有时候也会要命。”中山三院医疗队最先提出“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集合多学科专家的会诊意见,为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疗队里的33名医生,来自20个专科。每天早上,杨扬都带着多学科专家一起病例讨论、交班,并定期进入隔离病房,观察复杂疑难的重点患者。
每一次治疗方案的制定,常有八九个学科同时参与讨论。同时,每个病人都有一个“专科首席专家”来总负责。
3月14日下午,中山三院医疗队接管的病区里,住院近一个月的13床患者出院了!她就是医疗队的“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的受益者。
13床患者已经82岁了,是病区首批入院的患者。她的老伴在疫情中去世,儿子也住院了。老人性格顽固任性,不配合治疗,病情较差时,神志也不清醒。因为听力不好,医护人员与她的沟通也很困难。
团队里精神心理科专家积极介入,通过写字板等方式想办法与老太太沟通,照顾老人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在营养、护理等方面都重点照顾,给她ICU级别的护理。队员们把自己的营养奶粉、纯牛奶都拿过来给她。有一次老人想吃面条,护长郑子梅想办法找地方煮了一碗面送进隔离病房。
在全病区多学科的救治下,老人的情况很快就好转了,3月14日下午顺利出院。
一边救治病人,一边做好保障
在前方,不仅要尽最大努力治好病人,减少死亡,保护好医疗队员不发生感染,还要为他们的生活做好保障。作为领队,杨扬肩头的责任是最重的。“任何一个人有什么问题,都是我的工作没到位。”他这样觉得。
队员们吃什么、喝什么、住哪里、交通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心情压抑、焦虑怎么办?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刚来这里时,条件很艰苦。住的酒店是政府临时征用的,刚刚重新启用。当时武汉气温都在零下,酒店没有空调,也没有任何的取暖设备;热水因设备故障时有时无,队员们下班回来只能洗冷水澡;上班公交车漏风,队员们吃的也都是冷掉的盒饭……
“一边救治病人,一边还要想着怎么生活。”杨扬带领大家,在武汉“封城”的条件下,一一将难题解决:用电热毯为大家御寒;联系到热心人找来微波炉让大家能吃上热饭;找人来修好热水系统,解决洗澡问题……
随着医疗队对援助武汉的工作驾轻就熟,杨扬如今又在操心另外的问题——时间久了,放松懈怠了,反而更可能出问题。他肩头的责任更重了。
采写: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秀婷
摄影: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