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农”墨重彩 ,绘就壮瑶新画卷

连山坚持“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2-09-24 12:28 来源:南方日报 苏晨 黄津

连山成功创建美丽乡村442个。

朱艳红夫妇种植瓜蒌,每年有超10万元的收入。

  编者按

  今年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1962年9月26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是全国唯一以壮瑶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60年峥嵘岁月,有成长中的坎坷与波澜,更有发展中的创造与辉煌。《南方日报·清远观察》今起推出特别报道,从村美民富、小城大美等不同视角,展现连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蝶变——60年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0多倍,全县1138户328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在致富路上争先创优。

  这是一份硕果累累的答卷——端稳饭碗守牢底线,2021年连山粮食种植面积11.28万亩,粮食产量4.05万吨。柑橘、高山茶、大肉姜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连山味道飘香湾区。

  60年,山乡巨变。

  连山地处广东省西北隅,过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自治县成立以来,这座山城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推行系列“三农”改革举措,坚定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

  新时代,连山接续“赶考”,乡村振兴步伐铿锵,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画卷,在壮瑶沃土徐徐铺展。

  民富

  多举措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9月,清远连山太保镇黑山村,一台台小型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撒欢”。村民雷统科的70亩有机稻迎来丰收,亩产达800斤,预计今年能赚六七万元。

  50岁的雷统科有30多年的种地经验,谈起农业变化,他深有感触。

  “过去农业技术落后,水稻品种不好,经常广种薄收。”雷统科还记得,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哥哥姐姐曾告诉他小时候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到80年代初,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雷统科家有了10来亩地。从学校毕业后他选择留乡务农,耕耘自家的口粮田。

  “以前是牛耕人犁,现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口粮也变成了商品。”雷统科说,其七八年前加入合作社,由农业公司提供有机稻种子和技术指导,也不用再为销路发愁。他越种越有信心,水稻面积从10来亩扩大到70亩,“对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

  与雷统科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脱贫户朱艳红。在帮扶政策支持下,2019年她率先在黑山村种植中药材瓜蒌,通过辛勤劳动不仅还清了债务,如今每年更有超10万元的收入。“有政府和部门帮扶,靠自己双手努力,日子必能过得越来越红火。”朱艳红语调自信。

  黑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雷健说,近年来村里成立了一批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发展水稻、油茶、茶叶等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该村还依托梯田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1年至2021年间,黑山村村集体收入从7500元增至4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000元增至2.5万元。“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门路,村民脸上笑容变多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以来,连山始终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日子更有盼头。

  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家,乡村民宿33家,农文旅体进一步融合;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2个,盘活“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有家庭农场55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2家、农业企业118家。

  通过持续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2021年连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88元,比1962年增长150多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业兴

  农业“接二连三”提升竞争力

  在连山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核心区,各道工序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厂房外,一袋袋大米层叠塞满货车车厢,准备运往珠三角。

  该产业园以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范围涵盖连山多个乡镇,水稻种植面积7万亩。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连山民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裕林认为,产业园将强化连山丝苗米的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生产、产品深加工、科技研发及品牌打造,促进丝苗米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园的聚集示范效应明显。2021年,连山全县丝苗米总产值达到62073万元,其中,一产产值为21120万元、二产产值为18150万元、三产产值为22803万元。

  从自治县成立之初的广种薄收,到如今成为促民增收的“金色产业”,水稻折射了连山农业发展之变。

  连山是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连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土地整合,并在农业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方面,大力实施农业“321”产业发展计划,有机稻、高山茶、油茶、大肉姜、柑橘、禾花鱼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县有绿色食品认证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另一方面,坚持科技赋能,在农业科研攻关、试验示范、生产和技术推广等方面成果创新不断涌现。同时,连山着力构建生产、加工、研发、物流、服务、旅游等全产业链,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经过60年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0.11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2.12亿元,增长382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62年的0.08亿元、0.013亿元、0.01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3亿元、7.18亿元、23.9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山沟沟里涌起了“数字潮”。作为全省首批“广东省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连山开发实施“云上连山”数字平台建设项目,注册“云上连山”公共品牌,成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数字农业研究院,举办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特色精品网络节”。

  此外,连山还加快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专业人才,2021年通过网红经济销售农副产品金额7600万余元,农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村美

  端好绿水青山“金饭碗”

  走进连山永和镇永梅村委会蒙峒村,绿树掩映满目葱茏,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联通家家户户,一栋栋具有民族风情、特色鲜明的楼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群山间。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提起老家旧貌,返乡创业的壮族姑娘蒙美芹犹记雨天里泥泞不堪的道路和从四壁漏风的老屋,村民守着青山绿水的同时,也守着十几年的破房烂瓦。

  近十年来,蒙峒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进程中焕发新颜,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蒙峒村并非个案。随着连山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许多乡村撕掉“脏乱差”标签,转而以整洁、明亮、美观的形象示人。如今,越来越多“内外兼修”、美丽宜居的乡村在连山涌现,不仅吸引村民回流,就连城里人也纷至沓来,忍不住发出“农村住得比城市舒服”的感叹。

  一组数据佐证了连山的山乡蝶变:全县467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成功创建美丽乡村442个,打造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村道路面硬化(村委会通自然村)467个,完成率100%;完成集中供水自然村467个,完成率100%;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全面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文明村镇覆盖率96.4%。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环境“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连山立足粤北生态功能区,发挥生态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坚持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一些探索已经初显成效。

  例如,蒙峒村利用山楂树等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游,打造壮瑶八音、壮族歌舞等3D文化主题墙绘,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并组织村民成立民族舞蹈团队,发扬壮瑶文化。许多原本只会种地的村民成了会接待、会讲解、会拍短视频的旅游从业者,吃上生态旅游饭。

  成功案例摆在眼前,更多乡村奋起直追。金子山脚下的高廖村历史悠久、生态优美,但长期藏在深山人未识。如今中山大学教授来为乡村产业“把脉”,不少企业亦实地探寻投资商机。高廖村村民理事会会长周善茸干劲十足地说,接下来该村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我对村子未来充满信心,不然65岁了还回来干嘛?就是希望多给后代造福。”

  60年,壮乡瑶寨变百里画廊,美丽经济与美丽乡村互促共荣的故事还在涌现。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苏晨 黄津 通讯员 李先觉 李桃 邓园园 卢其国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