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运,比以往的要早一些。1月22日上午,和往常一样,参加完早上7点30分点名会,肖雨桂回到自己的售票窗口,正式开始她的一天。这是肖雨桂的第二十二个春运,也是她在东莞东站的第二十个年头,她是东莞东站售票窗口里资历最深的老前辈,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一声“肖姐”。
一大早,售票窗口外的每一列队伍里都已经有三十余人在排队了,庞大的春运大军把整个售票厅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肖姐用她一贯柔和亲切的声音迎接窗外的每位旅客,“您好,您想办理什么业务?”“请快帮帮我看看去重庆还有没有票?我来得晚赶不上车了!”一位大嫂焦急地对着窗口的喇叭喊着,“重庆方向的票好像没有了,怎么这么粗心来这么晚!”,“您别急,我再给您看看。正巧,刚刚刷出来一张余票,您真是好运气!”,面对一位位匆忙急迫的旅客,肖姐就像拉家常一样先平复他们的情绪。
对待旅客一定要耐心,而对待工作就要细心。这是肖姐的“二心”法则,而那一声声真挚的“谢谢”无疑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认同。
1999年就加入东莞东站大家庭的肖姐,经历了2000年东莞东兴建新客运大楼,12年站房改造工程,15年新站房启用,可以说见证了东莞东站从民工窝棚状的旧式站场到“京九第一镇门户”的发展。“以前我住在惠州,春运的时候每天要五点半起床赶六点的火车上班,而且售票厅还是在土塘货场那边,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晚上下班要十一点才能到家。”肖姐回忆旧时感慨到,“但幸好后来家属区扩建,我搬到车站旁边住了也就省了不少通勤时间。”
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肖姐却有个和一般同龄人不同的“爱好”——加班。“在家里平时闲着也就打打麻将活动手脚,来上班帮旅客服务也是活动手脚。打麻将还会输钱,来上班既帮别人又帮自己,这叫‘双赢’”。坚守岗位的肖姐,去年儿子“十一”结婚的时候才休了三天年假又马上回来上班了,月底还拿了售票业务比赛第二名的成绩。
忙碌的春运,肖姐却习以为常,“现在其实处理的单数少了很多,以前大概在06、07年的时候,退改签的票都有七八百张,现在只有100多张每天。”随着自助售取票机的出现,智能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旅客选择自行在手机上、自助机器上处理行程。“以前一到春运,排队买票的人都是在车站打地铺过夜的,但现在就再没见过这景象咯,还是得多亏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肖姐感叹道。
一直默默在售票岗位上坚守二十年,肖姐很少有机会与车站其他同事打交道,以致有车站里的同事表示从来没见过她,肖姐对此有点哭笑不得,“有点小心酸,但东莞东站就像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孩一样,我要守好自己的岗位。”
干一行,爱一行,敬业、专业是对肖姐最简洁有力的概括。她正如一株再寻常不过的桂花,俏立于庭院一角,坚守一方寸土,静静地散发着芬芳。
南方日报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黄文燕 高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