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感恩奋进这五年|“1小时生活圈”开启大湾区美好未来

2022-05-20 15:06 来源:南方网 陈长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当前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跨江跨海通道“成团出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1小时生活圈”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与生活联系,缩短了时空距离,也拉近了心理、文化距离,铸就了可期的美好未来。

图源:南方日报

  畅通发展“大动脉”,让大湾区基建联通。“一路通,百业兴。”谋交通就是谋未来,抓交通就是抓发展。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配套设施,能够加快城市群内经济、人员和货物等的来往,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和集成效应。近年来,广东“5+4”骨干机场布局已经步入扩容提质“快车道”,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与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架起大湾区横向“黄金走廊”;通车多年的广深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与在建的中山西部外环高速公路等构成纵向骨架,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7公里……大湾区“联”的畅想气概豪迈,“通”的步伐坚定有力。要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引领,加快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有利于湾区轨道、港口和航空之间的优势互补,建设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融合提供强劲动能。

  打造开放“新高地”,让大湾区机制融通。“1小时生活圈”的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更深层的是规则的衔接,让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联系更加频繁紧密,助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动。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机制“软对接”建设加速。2020年12月,广东正式上线来往港澳货运车辆海关“无纸化”备案业务;青茂边检站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快捷查验通关模式,旅客可实现20秒快速通关……“1小时生活圈”铺展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开放图景。迈上新征程,要立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简化人员和货物的出入境和通关手续,抓好有效投资、转型升级等工作,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架设沟通“新桥梁”,让大湾区民心相通。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地缘相接、文化同源、血脉相连,有天然的认同感。促进包容与认同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加强交流、增进交往。近年来,随着高铁新线的陆续加入,广东高铁网不断织密,粤东粤西粤北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大幅度压缩,跨区域“同城效应”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区域发展格局,沿线居民通过高铁通勤已成为日常,旅游热、投资热也被拉动。广东实现市市通高铁后,全省21市全部可以在3小时左右通达。“1小时生活圈”架设起了文化交流、民众交往的桥梁,为大湾区都市文化圈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加大协同力度,筑造粤港澳三地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大湾区成为三地民众宜居、宜业、宜游的梦想家园。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大湾区,大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三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铸就新的时代辉煌。(南方网陈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