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在有着“改革试管”美誉的深圳蛇口,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内,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从设在集装箱里的指挥部发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艰辛探索出“蛇口模式”,千千万万创业者筚路蓝缕艰难开拓。博物馆记载的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峥嵘岁月,让参观者心潮澎湃。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40年来,广东“摸着石头过河”,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国提供了无数的宝贵探索经验。如果说改革是广东的魂,那么开放就是广东的基因,深深地融入广东的血液中,令其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如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逆全球化浪潮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再领风骚?求解这一时代之问,不仅是中国在这历史关键转折点下的大国担当,也是广东勇闯改革深水区的新使命。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和煦的东风,孕育美好希望;开放的强音,激荡奋进力量。
一个试验区的探索
不提当年弄潮勇,再做开放领头羊
2018年5月,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3周年后的不到一个月,广州市发布《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无独有偶,同样在5月,珠海《横琴新区与保税区、洪湾、湾仔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进行批前公示,首次提出推动横琴自贸试验片区与高栏港的联动发展,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挂牌3年来,广东自贸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明显,在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的“冲劲”十足。
3年来,广东自贸区逐步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管理制度,区内负面清单缩减至95项,99%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设立;打造安全高效的国际化通关服务体系,货物申报上线率达99%,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降低42.6%;建设金融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截至2017年底,区内229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汇入金额429亿元,企业备案43个人民币资金池。在最新公布的30个“广东自贸区3周年制度创新最佳案例”中,超过一半属全国首创或全国率先。
40年改革开放,广东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成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但广东人始终清楚认识到,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一切没有终点。发展水平越高,新老问题和矛盾就越是交织叠加,越呼唤改革往纵深发展、开放向全面扩展。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更加开放的姿态?“排头兵”广东又该如何谋篇布局,续写全面开放的史诗新篇?
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
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铿锵的话语,再次为广东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既是广东与生俱来的基因,又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如何继续当好开路先锋?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怎样破除?对外开放还有哪些领域尚未打破藩篱?如何将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国家重托和厚望,更是广东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的内驱动力。
2017年12月6日,全球瞩目的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拉开帷幕,数百名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云集花城,显现出中国“南大门”的开放姿态。
论坛带来一批高端“巨无霸”项目,包括年产值将达千亿元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GE在亚洲布局的首个生物科技园,以及一期总投资610亿元的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屏项目。
广州,这座拥有“千年商都”基因的城市,正积极建设国际枢纽型网络城市,着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广州增城开发区南香山下,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落户于此,预计明年6月试产、9月量产,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超高清8K电视、面板自动化(工业机械人)研发等,达产后年产值约920亿元。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吸引他的正是“广州效率”——50天从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到正式签订合作协议、60天从签约到动工。他常引用4个字作为富士康内部教材——“广深高速”:企业发展需要高度、广度、深度,才会有速度。当初广深高速通车后,富士康就依托其沿线发展起来。而今,郭台铭又沿着广深高速到达广州,开始了富士康与广州的新故事。
一家企业的“走出去”故事
不是闷头走世界,而是深度参与全球化
招商局蛇口集装箱码头上,高耸入云的起重机一字排开,巨大的吊臂起起落落。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码在堆场上,装卸货物的货车忙碌地来回穿梭。如此秩序井然而又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场景,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上演。
作为中国内地最早的中外合资码头,蛇口码头已开通定期国际班轮航线近100条,通达美洲、欧洲、东南亚、北亚、中东、大洋洲、非洲等全球180多个港口。
从招商局港口大厦25楼的落地玻璃向海边远眺,“海上世界”明华轮、女娲补天像、南海酒店、时间广场……这些承载着蛇口开放印记的地标符号尽收眼底。“从成立之日起,招商局就带有向外学习、对外开放的基因。”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彬说。
改革开放40年来,“世界工厂”闻名于世,但广东制造业企业却始终不敢忘记“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过往。随着越来越多广东企业从拼体力、拼汗水向拼知识、拼智慧转变,广东智造的新形象走向世界,依靠“世界科技+广东制造+全球市场”模式,迈入创新发展的新赛道。
在伊戈尔的研发中心内,技术人员在电脑上轻按几下,一份刚调整好的设计方案马上发往4000公里外的日立集团。几分钟后,屏幕显示“对方已确认”。产品同步下单,生产线里开始新一批订单的生产制作。凭借特种变压器技术质量领先优势,伊戈尔成为这家全球500强日企在海外的唯一外驻工厂。“我们的核心客户基本都是行业前10或世界500强企业。”伊戈尔企业管理部总监廖日云说。
同样在伊戈尔所在地佛山,中南铝车的轮毂走进了美国哈雷、美国北极星、英国凯旋、日本雅马哈等摩托车企业生产车间;广东星联静密的包装瓶模具长年服务于可口可乐、雀巢等全球600多家知名饮料企业……
互联网时代,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广东外贸增长的强劲新动力。
截至目前,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已吸引京东、唯品会、天猫、苏宁易购、亚马逊等近100家电商平台,卓志物流、中远国际、顺丰、威时沛运等3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了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据统计,2017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441.9亿元,同比增长93.8%,规模居全国首位;市场采购出口815.1亿元,月均增幅达21.1%。
从传统贸易到新兴业态、从货物输出到资金输出,在新时代书写“中国版”全球化的背景下,粤企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佛山的科达洁能董事长边程推动企业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建起4家陶瓷厂后,又将目光投向菲律宾,忙着筹备在那里建设建材产业园区。中集集团位于东莞“灯塔工厂”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市场,深圳中集专用车联合体总经理蒋启文表示,“灯塔工厂”正在瞄准未来的增量业务市场,包括全球标准最严苛的欧洲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5年来,广东深度参与建设,发挥了经贸合作中心的作用,在服务国家工作大局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赢得发展机遇。今年5月6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一。
招商局港口公司2008年起已经加紧布局海外战略。李玉彬说,蛇口从渔村、港口、工业区,最后向城市拓展,已经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前港—中区—后城”商业发展模式——通过建设港口、工业区,再围绕和依托港口、工业区发展城市,使其具备吸引投资的环境,从而解决当地的基础设施问题、金融服务以及人才等软环境的问题,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如今这一模式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努力实现全球化复制。
正是一家家这样勇于开拓、积极“走出去”的企业,在广东这片开放热土上不断地孕育、发展,又不断升级转型,昂首阔步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在连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广东的开放精神和国际化情怀。
一个发展生态的升级
不但更多引进来,更要深深扎下根
今年5月17日,2018中国(广东)—美国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苹果公司、百威英博、埃克森美孚化工、IBM、玛氏集团、高通等世界500强及多家全球行业龙头企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寻在粤投资新商机。
“广东是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兼国际事务总裁薄迈伦在交流会上透露,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和《2018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广东营商环境广受好评,其中广州营商成本较低,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商投资目的地。
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引进外资金额1413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4。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543个,增长245%。
“广东正为中国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探路。”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评价说,广东有望率先实现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率先突破服务业开放、率先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机场往往是外来旅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今年4月26日,国内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新航站楼内,自助值机托运、智能机器人安检、智能“秒通关”、VR、无人机、视频智能分析等新科技广泛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更直观的流程为旅客带来了全新感受。
借此东风,2018年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7000万人次。此外,珠三角还有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4个机场,粤东西北打造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韶关机场4个机场,由此形成的“5+4”骨干机场格局,将与国内、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圈”,与全球主要城市间实现12小时通达,为广东架设起一条条经济快速发展的空中之路。
“硬件”升级,“软件”环境也需要持续优化。当国际资源要素被引进来,如何才能更好地留下来、用得好?
广东省政协近期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广东营商环境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上放下不放,明放暗不放”,部分扶持性政策在落实中仍存在“最后一公里”实施困难的情况。
近年来,广东一直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改革试点。通过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程序、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举措,加快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2017年8月至今,广东密集推出“实体经济十条”“外资十条”等多项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仅2017年,各类新政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2600多亿元,放宽外资企业投资准入,突破重点行业投资股比限制,市场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省注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千万”大关。
开放的“土壤”正加速吸纳全球“养分”,种出创新“大树”。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校区2017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入学,南校区今年将启动建设。这是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
“广东是宝洁在中国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我们在中国的销售业务有一半来自广东。”宝洁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马睿思说,公司将把创新中心带到中国和广东,实现“服务中国、广东创造”。
今年3月,位于东莞的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设备国产化率超过了96%。”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
“经济增长不能只关注数量,还要更多考虑质量。”硅谷银行亚洲总裁、浦发硅谷银行行长蒋德指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人才安居乐业是广东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年轻的创业者往往拥有一个年轻家庭,广东要建立更加完善便利的教育、医疗、保险、户籍体系,让全球人才变成本地人才。”
阿里云全国工业云总部和研发中心也花落广州。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广东最核心的优势是开放和创新。未来5—10年,我们将深度融入广东,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让最好的技术在广东落地。”
“今年我们还将大力推动措施实施,争取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利用外资取得突破。”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表示。
一盘棋的优化
不仅自身更开放,更要辐射带动全国
“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这曾经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真实写照。
为破解这一局面,早在2013年,广东就将振兴粤东西北上升为全省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齐头并进;2016年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坚持全省一盘棋,推进珠三角优化和粤东西北振兴同步发展;2018年1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把东西两翼沿海地区打造成广东新的增长极。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各种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持”下,广东省内高快速铁路骨架网络加快形成。
粤西将进入高铁时代。随着深湛铁路江门至湛江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深湛铁路通车进入倒计时。该铁路6月底通车后,湛江、茂名、阳江三市将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广州至湛江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粤东与珠三角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去年7月,规划时速350公里的广汕(广州—汕尾)铁路在广州、惠州、汕尾三地同步开工,该铁路还将进一步延伸至汕头。延伸段建成后,广州到汕头的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30分。
串联东西两翼,区域协同发展加速。去年底,汕湛高速粤西段——云(浮)湛(江)高速一期正式通车,一条强劲的“大动脉”横贯粤西大地,连通云浮、阳江、茂名和湛江4市。汕湛高速全线贯通后,将成为东西“两极”之间的重要通道以及广东省中心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主通道的“复线”,更把两翼沿海城市与粤北山区相连,形成“山海联动”之势。
随着高速交通网的铺设,粤东西北地区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成为珠三角城市出粤的主要通道。空间上的“联通”必定带动经济的“联动”,交通升级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推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共建。
深圳比亚迪宣布斥资560亿元,将其首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落子”汕头;深圳中兴通讯布局在河源的生产研发培训基地,一期工程已启动投产;佛山与云浮共建氢能产业园,在全国率先实现氢能商业化,首批氢能城市公交车已投入运营……如今,一波高端先进项目正加速向粤东西北集结,粤东西北的发展“嫁接”到了更高的起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为广东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站在新起点,广东开启新征程,要提高站位:既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广东对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更面向世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如今,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东联海峡西岸、沟通长三角地区,西通桂黔、辐射大西南地区,北达湘赣、连接中原地区,南接港澳的高快速铁路网络骨架基本形成,广东对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凸显,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2016年,由广东倡导发起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赋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五大战略定位。意见指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统筹东中西协调联动发展;有利于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深化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至此,粤港澳、粤闽、粤桂琼等海洋经济合作圈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4月,海南迎来建省办特区30周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湛江作为和海南一衣带水的邻居,下一步将借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海南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广东对接海南的“桥头堡”。
今年5月,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政府在海口签署《2018—2019年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合作重点工作》协议。协议提出,2018—2019年三省(区)将重点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其中特别提出,加强沟通对接,积极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同样在5月,首届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在佛山南海开班,来自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贵州、江西8省(区)的59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来到广东学习创业经验。江西省石城县“养鸡大户”赖宝林高兴地说,此次广东之行不仅对接到更多的企业资源,而且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开放理念。
诸如此类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案例还有很多。截至2017年10月,广东已选派149人组成6个扶贫协作工作组派驻被帮扶地区,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4省(区)14个市(州)的93个县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一个湾区的融合
不只文化地缘亲,更努力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去年7月1日,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空,烟花璀璨绽放。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标语随风飘扬,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习近平主席见证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广东、香港、澳门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饱含对粤港澳三地的殷切期望。
抚今忆昔,才知岁序移。
广州海关隶属天河车站海关关员欧阳亮至今记得,1997年7月1日从香港九龙车站发出的“回归首列”Z6次列车抵达广州东站时的场景。如今口岸进出列车和监管量翻了几番,旅客通关越来越顺畅。广九直通车自1979年恢复开行以来,进出境旅客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成为了联系粤港的“亲情线”和经贸往来的“大动脉”。
20年弹指一挥间,这种一衣带水的密切合作已渗透到每一个领域。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及进一步深化,为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在即,打造世界级湾区的共同愿景令人振奋,而远超美国旧金山湾区、与纽约湾区持平的10万亿元庞大经济总量,更是令人充满期待。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2017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7.58万亿元,增长7.9%,香港、深圳和广州GDP均突破2万亿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香港、澳门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但也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与之相匹配的是5.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远超日本东京湾区与纽约湾区的面积之和。从常住人口数量来看,粤港澳大湾区7000万的人口已超过三大湾区中的任意一个。与旧金山湾区人均GDP已超过11万美元、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均超过4万美元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仅为2万美元左右,经济密度只有三大湾区的46%。在世界500强企业与世界百强大学两项排名中,粤港澳大湾区依然落后,在全球经济控制力和话语权等方面也有明显不足。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必须坚持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要积极利用已形成的规模优势,进一步补齐短板,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完成交工验收。第一次在飞机上俯瞰港珠澳大桥时,在旧金山生活多年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发出惊叹:“旧金山湾区有5座大桥,但长度加起来还不到港珠澳大桥的一半。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未来10年注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4月1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试运营。此前,“一地两检”通关安排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社会普遍认同在西九龙站实施“一地两检”是广深港高铁发挥最大运输、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方案。
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区域内密集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已见雏形,大湾区内已形成“1—2小时”生活圈,5小时可飞达全球半数人居住的城市,一张紧密、快捷的交通网将有利于大湾区的对内对外连接。
2017年1月3日,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而在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目前全球运算速度最快、信息处理能力最强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南沙分中心”就设在这里。
去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他强调,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机遇,广东正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广东省社科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认为,从已经建设形成的岛屿之间与内陆之间连接的现代化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进出口码头和“9+2”超大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域协同的方向发展,已显现出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的雏形。
在中央的强有力统筹领导下,广东和港澳必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加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重要平台,携手迈上新台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调研“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调研小组成员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吴哲 谢苗枫 陈晓 陶明霞 魏楠 彭奕菲 王佳欣 毕嘉琪
南方网记者 何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