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大雅·民劳》的开篇首句即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它的背景是西周时期,周厉王横征暴敛,导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希望统治者能多对百姓施加恩惠,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但周朝的统治者最终没能没有实现这一愿景。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不同于夏代以前的大同理想社会,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体现的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王权至上的私有制社会形态。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对子游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治国要“礼治”与“德治”,认为:以礼义为纲纪,用礼义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这六人都奉行礼制,用“礼”来考察人们的信用过错,树立礼法典范,僭越礼制的人会被视为祸害排斥,这样的社会社会被孔子视为“小康”。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在孔子礼义标准基础上,提出以王道为指向的小康社会模式。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意就是百姓拥有宅田,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过吃饱穿暖的生活,同时用孝悌仁义教化百姓,仁政治民实现小康,达到国家富强。
西汉,大臣陆贾认为国家治理的根本是至德。在《新语·至德》中他认为:天地万物,有德之人众人亲近追随,滥用刑罚的人,百姓害怕远离。要达到“无夜行之吏”“无夜召之征”,老有所养,地有所耕,忠君孝亲的社会,实施安民保民的政策才能不复秦朝后尘。
唐太宗李世民吸收前朝教训,励精图治,举贤任能,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缓解民族矛盾,出现了牛马布野、谷价低廉、社会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先后任用姚崇、张九龄等名相,整顿吏治,稳定了自武则天退位至中宗、睿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政治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朝社会空前繁荣,至开元天宝年间,“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老百姓基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北宋时,因土地不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贫困问题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广大民众喊出“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要求平均土地,缩小贫富差距;降低赋税负担,提高生活水平。儒家应时提出财富平均、宗族和合的小康社会设想。北宋中期的范仲淹,他曾买田十余顷设立义庄,用所得租米,供宗族上下“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义庄之外,又设义学,给年轻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这两个措施是以家族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小康社会理想的新尝试。
到了明代,朱棣是第一个提出“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的统治者,永乐皇帝没有食言,他在位二十多年,励精图治,真的使庶民达到了“小康”。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年基业。朱棣多次御驾亲征漠北,将蒙古纳入中国版图;遣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迁都北京;开发南北大运河;编纂历史巨著“永乐大典”等,永乐年间一改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一穷二白,不愧是民富国强的年代。
明朝中后期何心隐主持创办的“聚和堂”(亦作“萃和堂”)将全族子弟都集中在一起,实行集体义务教育,对鳏寡孤独者实行集体救济,实行统一纳税,统一办理全族的冠、婚、丧、祭、赋役等事项。“和合宗族”的实验,缩小了贫富差距,提高了多数族人的生活水平。这些实践弘扬了中国古代小康社会思想。
近代,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3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核心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旨在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人间天国”,从而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下被剿灭。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战败,康有为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变法革新。
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变法维新运动的领袖,为推行其变法维新主张,他从传统的儒家今文经学中寻找或制造理论根据,他把《公羊春秋》的“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的“小康”、“大同”思想糅合在一起,用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阶段。他把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叫做“据乱世”,把变法维新所要争取的君主立宪制度称为“升平世”即“小康”社会,而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称为“太平世”即“大同”社会。按照康有为的解释,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过程就是要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小康)再进化到“太平世”(大同)。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周游世界,受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于1902年写了《大同书》。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所描述的大同社会实际已经是一个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登上历史舞台。
孙中山认为要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手段,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正契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小康社会的主张。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简称为“涨价归公”。孙中山根据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提出了 “天下为公”的主张,创立了有名的“大同主义”及“三民主义”,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实施方案,推翻了躺在“天朝上国”迷梦里的清政府,彻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可惜的是,这些传统小康思想受制于其历史局限性,终是虚幻泡影。
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为中国革命和广大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小康也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脱离局限不断演变,一步步走进人民中间,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经过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亿中国人民首次过上了美好的小康生活,成功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念兹在兹的梦想。